锚定工业强县 夯实百强根基
——访县政协副主席、工信局局长朱金文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洪书记的报告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拓宽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动力。”县政协副主席、工信局局长朱金文表示,下一步,县工信部门将认真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做大总量、扩张增量、挖潜存量、提升质量为工作抓手,瞄准“2655”工作目标(工业投资不低于20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0个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2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个,竣工项目转化为列统企业50个),持续筑牢工业经济“压舱石”,为加快工业强县步伐、实现涟水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工业支撑。
锚定主要指标,推动总量做大。提升产业集聚,围绕绿色食品、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纤维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四大产业集群,持续抓好产业体系培育与产业集群发展,力争主导产业占比达75%以上。打造优质企业梯队,分类开展精准培育,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股改上市、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中小企业主攻行业细分领域实现“专精特新”发展,推进小微企业进规模,全力打造百亿龙头、上市企业、专精特新三大企业方阵,力争新增销售超百亿元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强化调度监测,加强对产业链、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监测、预警与分析,常态化掌握运行中的各类问题,研究提出针对性政策措施建议,力促工业经济总量与增速进位赶超。
攻坚重大项目,加快增量扩张。主攻重大项目招引,围绕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与新三样产业开展项目攻坚,确保全年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重抓项目产出贡献,强化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对新投产项目按照“一年进入规上、二年贡献达标、三年评上高企、四年专精特新”目标,强化监测调度,着力提升项目质效。全力提升服务质量,树牢“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落细落实“涟快办”各项政策,主动介入、靠前服务,加快重大项目投产达效、形成增量。
服务现有企业,做好存量挖潜。全面推进智改数转,积极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实现规上企业诊断全覆盖。进一步突出标杆示范引领,力争新创成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星级上云企业35家以上。提升集约利用水平,推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淘汰落后、老旧更新、绿色转型等行动,打造一批绿色工厂,力争新增省级绿色工厂5家以上,践行绿色发展新作为。强化政策惠企水平,全力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县各类惠企政策,通过汇编惠企政策、开展微信政策推送、专班专组上门服务、政策智能匹配等多种渠道,推动各项政策入企惠企、落地落实。
坚持创新驱动,力促质量提升。着力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力争新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实施专精特新三年培育计划,坚持扩总量、提质量“两手抓”,滚动建立小巨人企业培育库、现有小巨人企业提升库,力争新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5家以上。着力建设数字工信,依托省数字工信一体化与市“淮企业小秘书”网络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重点企业,提高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研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