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本报讯 10月17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增智”的重要要求和《人民日报》仲音有关评论文章内容、浙江“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章节。县委书记洪然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要坚持在深学细悟中提升政治能力。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把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中去;提高政治领悟力,自觉对标对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坚持从“两个大局”和“国之大者”出发思考谋划涟水发展;提高政治执行力,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体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要坚持在科学运用中提升思维能力。善于把握事物本质,坚持好运用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等基本原则,有力推进全县各项事业发展;善于把握发展规律,自觉运用新发展理念校准发展观和政绩观,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生态等重大关系;善于把握工作关键,加强对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深度剖析,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善于把握政策尺度,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立足实际,更好地推动“规划图”转变为“施工图”“实景图”。要坚持在真抓实干中提升实践能力。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2233”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进一步提高在项目攻坚、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大兴调查研究,编排实施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制定一批实打实的惠民利民措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树牢底线思维,紧盯经济金融、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各领域,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开展全面覆盖式的问题清理排查,严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精神懈怠、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风险,以“关键少数”示范引领带动全县上下形成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重大意义。坚持和运用好分类施策、久久为功的科学方法,把重点任务细化分解,逐项实施推进,真正在坚持不懈、持续发力中推动工作整体提升。全县党员干部要把握好、运用好“千万工程”中蕴含的普遍性工作规律和方法经验,改进工作方法、解决思想困惑、破解发展难题,真正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做到方向明确、应对有方。要全面领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精髓要义。加强对“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学习和实践思考,进一步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抓实基层基础、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科学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先进做法。注重分类推进,立足实际,坚持分类施策、久久为功,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村庄垃圾清理,全力保护村庄自然生态面貌;坚持建管结合,结合村庄垃圾清理专项行动,统筹推进公共空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河道整治等工作,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和长效管护机制,做到管在平时、抓在日常;充分发动群众,发挥好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因户制宜、就地取材、就势造景,持续开展系列评比等活动,让群众感受到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好处;深化基层治理,持续完善党建引领,抓好乡村治理,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积极开展示范乡村创建,加快建设善治乡村。
会议强调,要厚植勇挑重担、奋力争先的实干氛围。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时代命题,进一步深刻领会县委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考量、总体部署,将学习成果充分运用到乡村振兴各项实际工作中,转化为有效促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动力。要按照部署要求,立足基础,接续发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着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涟水样板。要拿出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过硬成绩。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农业更强”。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守耕地红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优质稻米、芦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坚持内培外引相结合,不断调优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向品牌要效益,做好“土、特、产”文章,做优做强具有涟水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打造更多农业“金字招牌”。加大农业科技领域投入力度,积极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支持在涟水开设研究院、打造“试验田”,让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涟水生根发芽。要积极探索增收路径,实现“农民更富”。紧扣不发生大规模返贫和村集体增收两大重点,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确保资源资产增值增效,积极通过农业项目招引、特色农产品培育、土地流转、村集体领办合作社、扶贫资产收益等,探索更多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增收路径。要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更美”。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重规划,因地制宜挖掘传统文化、生态资源,不断提升乡村建设成效。抓好农房改善,完善乡村公共配套,以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户厕进院入宅改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入户、村容村貌提升等为重点,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要紧盯乡风文明这个关键,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员活动中心等阵地,常态化开展系列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健全组织引领、协同发力的工作体系。认真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要求,加强县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统一谋划领导,完善“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谋划好农村建设、产业培育、农民增收等方法思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常态化培训轮训,用好集体经济发展与经营管理人员报酬增长挂钩机制,拓宽优秀村干部向上晋升渠道,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各相关部门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对涉农资金和项目的争取整合力度,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会上,县领导朱永兴、张超结合主题教育总要求和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学习“以学增智”方面内容分别进行了交流研讨。县领导李金平作了书面交流,县领导吴芳剑、吉海围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分别进行了交流研讨,并结合工作实际谈了收获体会和实际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