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开放
杨海燕
“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江苏擘画的宏伟蓝图,社会文明程度高、群众精神生活丰富多彩,描绘的“强富美高”新画卷才能更加绚烂夺目。不断构建精神文明新高地,助推文明城市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让文化惠民成为群众的精神食粮。我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淮海戏、淮海琴书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也是层出不穷,群众坐在家门口就能看大戏,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新时代新发展,新生活新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惠民形式,才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深挖传统文化,探索创新思路,让文化惠民更具活力,更添魅力。近年来,金鸡坨引进打铁花非遗文化表演、高沟镇用红色电影“点亮”群众夜生活……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让精神关爱温暖特殊群体。精神关爱体现文明温度,在“一老一小”现象还比较突出的当今社会,不仅要给他们物质上的关爱,也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温暖、文化上的滋养,使他们能与社会文明同频共振,共同感受时代文明脉搏。近年来,各相关单位和有爱心的社会团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爱心暑托班”、女童保护公益行动等,帮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让人欣慰的是,我县将在全县各镇(街)开设“周末课堂”,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提升全县少年儿童关爱的精准度和覆盖面。
让素质教育提升文明城市气质。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就犹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如果人人都有文明意识,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爱护公物,不乱扔垃圾,不违反交通规则,以热爱家乡的情怀甘于奉献,那我们的城市必将是充满友爱、和谐、温馨、美丽的家园。加强文明城市宣传,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让全民阅读深入人心,以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涵养城市的文明气质。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精神文明之花竞相开放,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