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港镇:唤醒“沉睡”公共空间 打造“崭新”振兴引擎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通讯员 费 翔 朱 斌
“田野里,三五村干部拉着皮尺测量地界;河堤边,大爷大娘们看着示意土地已被集体回收的彩旗你言我语;支部里,群众代表、党员干部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整合发包’事宜……”沿着五方路一路向东,只见五港镇“公共空间治理战场”一派忙碌景象,越来越多“沉睡”的村集体资产被“唤醒”,“老旧”村居焕发“新颜”。
今年以来,五港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部署要求,以“七空间一资源”为重点,全力推进“三生”空间全要素治理,注重要素整合、权能激活,助推产业能级提升,带动强镇兴村富民。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各村居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分设农地空间、道路空间、水体空间、镇区空间、园区空间、社区空间、村庄内外和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八个治理专班;为进一步压实责任链条,成立公共空间治理包片、包村(居)领导小组,明确片长和定村干部负责统筹、指导、督促各村(居)公共空间治理工作。
立足镇情实际,破解治理难题。立足镇情,制定《五港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五港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百日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五港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部署会,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治理对象、治理范围、时间进度和推进措施,抽调专班成员组成督查组,对全镇面上情况进行定期通报,对工作滞后、重视程度不够的村(居)片长、定村干部和村干部通报批评,对涉及资源资产侵占的干部从严问责处理;定期召开专题会、培训会,分析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堵点、难点,理顺各方利益关系,依法处理问题;委任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担任村级监督员,充分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夯实群众基础,深入排查整治。通过横幅、广播、致广大村民朋友一封信、逐户上门等方式多层次宣传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推动公共空间治理迅速开展。因村制宜制定村级公共空间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公共空间重点整治项目,通过全面摸查、专项排查、“回头看”等行动,对主干道路、河道、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进行排查整治。截至6月底,五港镇22个村(居)共排查问题1487个,涉及土地面积17272.87 亩,资产面积70994.50 亩;已整改问题1480个,回收土地面积17220.36 亩,资产面积59366.50 亩,回收率99.69% 。
聚焦集体增收,发展特色产业。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加快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以前瞻性思维将资产资源利用好、运营好,以点带面,注重产业导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资产资源价值效益。截至6月30日,通过租赁、平台发包等方式将回收资产资源交给运营主体负责,全镇村(居)集体经济新增共入账456.47万元,平均每村集体收入增加20.75万元。蔡工村通过兴办公司、合作社等方式,拉进市场距离,因地制宜种植高粱140余亩、红薯60亩,预计年底可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
下一步,五港镇将逐步将治理重点从“腾出来”转移到“用起来”“管起来”,加强资源统筹运营,做好中长期规划,加快资源整合,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周边环境,发挥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环境改善、文明提升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造生态宜居新乡村,助推五港镇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