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省委驻涟工作队队员姚旭辉助力乡村振兴建设记事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以高科技手段助力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农业安全生产便捷高效可视化管理;实现乡村平安和文明建设与信息化建设有机融合;解决乡村独居老人的看护监管问题;扶持电商平台运营,培养电商人才;开设乡村电视专题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省委驻涟工作队队员姚旭辉充分发挥优势,在梁岔镇费庄村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将乡村振兴带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去年9月,秋收在即,为防止农村发生随意焚烧秸秆问题,梁岔镇费庄村召开会议要求所有村干部都要到田间地头查看情况。会上有人提出,是否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开展该项工作。姚旭辉想到,自己的后方单位与信息化紧密相关,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为农村的治理工作服务,利用这个契机打造数字乡村,不仅能帮助高效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还能让“通讯引擎”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基因”。
事不宜迟,经过半个多月紧锣密鼓的建设,全镇15个村每个村安装了10个视频监控点,全部监控点达到176个,总投资近20万的数字乡村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对全镇4万多亩农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覆盖。
项目完成后,忙碌的秋收开始了,村里召开秸秆禁烧动员会,同时培训村干部怎样通过手机操作。简单、便捷的管理方式,大大减轻了村干部秸秆禁烧的管理强度,提升了管理效能。
由于视频监控既对着田间地头,又对着主要交通道路,路过的村民、进出村口的车辆,包括车牌号都能完整清晰呈现出来,助力了平安乡镇建设。此外,通过视频监控随时对人居环境进行监管,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智慧化、数字化、规范化,推进了文明乡村建设。
去年12月15日下午,省委驻涟水县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项目组和督导组的相关同志对梁岔镇“秸秆禁烧视频监控”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现场验收,标志着工作队数字乡村建设第一个项目全面竣工。
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费庄村正在开展独居老人健康居家服务活动,通过前期筛查,将为全村34个独居老人配备智能手表,实时感知老人的心率、血压等基础生理数据,并通过一键报警装置将老人出现的危险信息传到老人子女手机上。
费庄村在前几年打造了一个电商平台,主要销售全县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有富硒米、有机米、山芋粉丝、捆蹄、酱油、醋、鸡糕等,尤其是以优质稻米为特色。驻村队员姚旭辉驻点后,继续扶持电商平台的运营,平台主要采用接入中国电信积分商城,电信用户使用电信积分兑换农产品的形式进行销售,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村电商平台,它可是一手托着涟水的优质农产品,另一手托着中国电信的所有用户,它就像一座小小的桥梁,把涟水的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国电信用户家里。注册在涟水的江苏城乡志富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在费庄电商平台的扶持下逐渐壮大,现在每年销售大米100多万斤。
费庄村电商平台还培养了年轻的电商人才王杨和薛永琪。村会计王杨和电商平台一起共成长。姚旭辉驻点费庄后,想方设法帮王杨“出镜”,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他联系新华网为王杨拍摄了“我有一段话,捎给二十大”微视频,邀请省交汇点新闻网为王杨制作了电商平台介绍宣传片,同时还组织了一次网上直播,王杨首次担任主播,直播销售电商平台的农产品,为农村培养了一个“互联网+农业”的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