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驻涟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全力推进帮促项目实施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去年6月,根据县情实际,省委驻涟乡村振兴帮促工作队14名队员第一时间全部到重点帮促村任第一书记,符合条件的均安排到有关镇街和部门任副职。结对工作既考虑面上整体,也兼顾点上现实需要;既注重巩固脱贫成果,也聚力打造亮点示范。全体队员迅速下沉一线,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乡村振兴调查研究,主动对接各镇街和结对帮促村的发展需求。全面了解村“两委”班子建设、富民强村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帮促工作开展和帮促项目落地打好“首”战。期间,帮促工作队累计召开各类调研座谈会30场次,走访群众150余人次,征集乡村振兴意见建议70多条,为帮促计划项目编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8月,驻涟工作队率先在南京召开涟水县“五方挂钩”帮促协调工作会议,各后方单位积极主动承担帮促责任,以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政策资金支持、消费帮促等为载体,在人、财、物、技术等要素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涟水的支持力度,切实保障了帮促工作的顺利推进。
资金争取高效充裕。省交通运输厅、省委政法委等后方单位准确把握“五方挂钩”帮促工作新要求,迅速落实出资任务。去年省定出资任务1200万元,实际出资到位资金1725万元、协调到账资金2250万元、其他资金35.4万元,累计争取资金4000余万元,超过省定出资任务230%。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有了帮促资金,就能带动乡村产业的发展,鼓足乡村振兴的“钱袋子”,让乡村面貌更加美丽,群众的生活更加幸福。
争取资源有效突破。资源有活力,就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给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省交通运输厅、省妇联、江苏电信等后方单位先后来涟调研指导,依托“五方挂钩”帮促机制,以“城乡结对、文明共建”为载体,争取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局、华设集团、南京电信等多家省级文明单位分别与高沟镇大胡村、梁岔镇费庄村、红窑镇颜下庄村等重点帮促村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计划投入共建资金约600万元。
消费帮促扎实推进。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灵活调度后方单位分批来涟开展消费帮促工作。主动协调县益农公司与宁淮协作指挥部对接,借助盱眙龙虾、京东小店等品牌,推动涟水农副产品上架合作共销;与南京交院、江苏海院等高校对接,促成学校食堂集中采购涟水大米意向;协调涟水特色农产品参加省“庆丰收迎盛会”金秋消费季帮促展销活动;联合淮阴师范学院、县妇联、陈师街道党工委举办涟水县巾帼新农人电商直播培训班。进驻以来,累计采购涟水大米、草鸡蛋、菜籽油等农副产品7批次共275.86万元。消费帮促助力群众变产品为商品,变增产为增收,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助推农户实现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