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涟水(上海)科技投资说明会在沪举行
智汇“沪”“涟” 科创未来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本报讯 10月30日,由市科技局和县政府共同主办的淮安·涟水(上海)科技投资说明会在沪举行。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县委副书记、代县长朱永兴,副县长姜井旭、徐勇,上海市山东济宁商会会长张玉杨,上海市涟水商会会长张兆国,上海旭虹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士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姜井旭主持会议。
胡长青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淮安的科创环境和投资政策。淮安是一座前景无限的潜力之城,正重铸运河之都的风华璀璨。淮安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靓丽名片,是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交汇节点城市,被明确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重要节点城市,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淮安建设台资高地、航空货运枢纽,加快建成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大运河文化带标志城市、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城市、江淮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淮安是一座蓬勃兴旺的产业之城,正成为长三角北部的投资热土。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三新一绿”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打造千亿级中国食品名城,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印制电路板产业集聚区、国内知名的先进封测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东部沿海综合物流枢纽城市、长三角北部消费中心城市、长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推出“淮味千年”区域公用品牌,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淮安大米、淮安黑猪等品牌享誉全国。淮安是一座亲商富商的创业之城,正提供“吾心安处是淮安”的倾心服务。深化“项目为王、环境是金”理念,2020 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全国法治化营商环境五个标杆市之一,被《环球时报》评为中国“2021(区域)高质量发展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建成“淮安科技云”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构建科技助企“1+3”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服务重特大项目专项行动,长效推进“科技惠民 四进四送”系列活动。真诚欢迎各位客商走进淮安、感受淮安,投资淮安、发展淮安,共同成就新的梦想、创造新的传奇。
朱永兴在致辞中用四句话介绍了涟水基本情况。战略叠加,交通畅达,涟水是区位优越的枢纽之城——淮安涟水国际机场是江苏省重点打造的航空货运枢纽,连淮扬镇高铁全线贯通,京沪、长深等多条高速境内汇合,纵贯全境的盐河三级航道可通行千吨货轮,是一座四通八达的枢纽之城。产业集聚,天地广阔,涟水是活力激荡的兴业之城——拥有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产业,绿色食品产业拥有规上企业28家,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拥有规上企业16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拥有规上企业24家,纺织服装产业拥有规上企业25家,是一座生机勃勃的兴业之城。支撑有力,配套完善,涟水是平台完备的机遇之城——拥有经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食品产业园,聚力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是高性能膜材料、改性塑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集聚地,致力打造中国健康食品产业示范区、中国淮扬食品产业基地。环境优越,要素齐全,涟水是热情开放的友好之城——拥有一流的营商环境、健全的要素储备、充沛的市场活力,建成数字化联合审图、不见面“多评合一”集成服务平台,拥有流量土地指标2万余亩,拥有劳动力50余万人,全力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龙头企业发展,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护航。
缘来涟水,十分精彩。朱永兴表示,真诚地期待各位客商来涟参观考察,感受涟水人文、触摸涟水脉搏、共商涟水发展,共同打造产业集聚的新高地、综合枢纽的物流港、城乡融合的示范区、美丽宜居的幸福城。
张玉杨在讲话中表示,济宁商会将把淮安、涟水作为投资优选对象,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共同搭建交流互动平台,联合举办产业发展与合作论坛、行业展会、经贸洽谈与对接活动,交流产业最新发展动态,共建互享信息资源,共同成就新的梦想、创造新的传奇。
张兆国在讲话中表示,涟水商会今后将带领各会员单位以及企业家们积极响应市委、县委“勇挑大梁”的工作要求,运用好广泛的商业人脉,多多留心对接符合家乡产业发展的项目,邀请更多的企业家将更多的项目、投资带到涟水,携手并进,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争做贡献、多作贡献。
李士林在讲话中表示,今天的涟水,从百万家乡父老的预期来看,一片欣欣向荣;从涟水的区位优势来看,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未来可期。真诚地希望更多的企业家主动把握、积极策应,选择涟水、投资涟水,努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中积蓄后劲、做大做强、拓展空间。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朱码街道和江苏鑫宇建材、陈师街道和云奥生物科技等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
说明会前,市科技局领导和县领导分别会见了参加会议的部分客商代表,并与他们进行了座谈交流,诚邀他们来涟参观考察、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