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交通运输局:擦亮文明城市“窗口” 打造安全有序出行环境
■ 通讯员 刘忠成 袁中伟
本报讯 文明诚信、规范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夏日大会战”启动仪式后,县交通运输局紧盯创建总体目标和任务,结合行业实际,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主攻弱项,奋力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见效。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打造文明交通、提升城市窗口形象、方便市民出行上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围绕创建任务、立足主动作为,不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文明服务窗口形象建设。一方面着力提升国省干线公路供给品质,实施县城区北京路至渠南路段工程、完成南京路建设和港口路提升改造及绿化美化,推进清水路续建工程,开展东二环路段大修整治,完成清涟大道、华昌大道、站前路、机场路景观绿化提升,实施38.3公里公路安防提升工程,改造农路桥梁11座,全面改善路容路貌、优化道路通行条件;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新建改建主城区公交站亭60处,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继续做好县城区70周岁以上老人和中小学生及持证残疾人免费乘公交服务保障工作。同时,不断创新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完成5G物联网智能停车泊位建设100个。
出租车、公交车是一个城市“流动名片”,事关一个城市的文明形象,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温度。县交通运输局加强对全县出租汽车智能视频监控终端运行监控,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出租车车容车貌和出租车驾驶员行为;同时,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对机场、高铁站等重点场所违规喊客、出租车拒载等经营乱象开展综合整治,共出动交通执法人员2700人次、执法车辆800台次,查处各类非法运营车辆123台。
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夏日大会战”的要求和部署,下一步县交通运输局将继续对标创建测评体系,突出工作重点,围绕群众期盼、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提升,补齐短板弱项,以“四个强化,两个常态”打造安全有序出行环境,擦亮文明城市“窗口”,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着力“四个强化”。继续强化交通运输从业人员文明素质提升,特别是出租车、公交车驾驶人员文明行车教育引导,积极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继续强化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建工程进度,力争项目早日完工,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品质,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继续强化行政服务窗口效能提速,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内涵,优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便民举措;继续强化交通环境秩序整治,加大路域环境整治、运输市场秩序整治和公交场站环境秩序整治,不断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保障与服务体系。
狠抓“两个常态”。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夏日攻坚”行动,组织交通系统志愿者常态化深入社区、企业、道路、站台等文明志愿服务点,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信用交通”和各类公益主题活动,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结合行业特色,广泛开展“温馨交通、微笑服务”活动,进一步营造温馨、舒适、整洁的交通运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