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我县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2021-12-08 09:04:33

抓党建 促“双增”

■ 通讯员 涟组轩

村集体经济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决定了乡村振兴的底色和成色。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如何有效地与乡村振兴衔接、防止脱贫村返贫,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我县强化党建引领,着力把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资产增值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据介绍,我县抓党建促“双增”行动,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和发展功能,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了农民共同富裕。

 

巩固拓展“主阵地”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我县注重突出村党组织的全面领导,全县312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全部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了村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明确重大事项必须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后再提交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表决,村集体资产健康运行得到了保障。围绕“一社一策”“一村一品”“一域一景”,积极把党支部建在新型农业产业链上,先后打造出“党组织+农业企业”“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产业协会”“党组织+电商”等具有涟水特色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推动了农村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据统计,全县累计打造了“党员创业示范基地”30个、“党员创业示范户”197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106个。

 

选优育强“主心骨”

我县以换届为契机,拓宽选人视野,注重从网格员、在外优秀青年、能人大户、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县村书记大专以上学历超过80%。创新实施“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计划,开设“村书记发展论坛”“擂台比武”等活动70余场次,组织村干部现场看、现场问、现场答,倒逼村干部敢与强的比、向高处攀。成集镇永锋村曾是一个矛盾纠纷多发村,村书记陈会主动和“领跑者”村书记结对,在短短的半年内“搞定”了一系列难题,利用上级扶贫资金200余万元,发展规模有机稻、黑玉米种植,还通过“产业化组织+电商+农户”的经营模式,帮助40余户群众在网上销售草鸡蛋、红薯粉丝等农副产品,既发展了村集体经济,又帮助了农民增收。

 

齐心合奏“主旋律”

乡村振兴,产业兴是基础。我县坚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根本出路。整合中央和省市扶持资金、县“乡村振兴起航项目专项资金”8300余万元,实施青芦笋、食用菌、标准化厂房等重点项目11个。深化“万企联万村 共走振兴路”活动,组建263个村企党建结对,互派367名党建联络员,累计实施100万元以上项目269个,提供就业岗位2600余个。持续推广产业发展型、生产服务型、资产盘活型、“飞地”抱团型、电子商务型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七种模式”,发展芦笋、食用菌、中草药、优质稻米等产业,全县形成了“1234”产业发展格局,即100万平方米食用菌、2万亩芦笋、3万亩中药材、4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今年获评“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

 

靶向激活“主战场”

当前,制约村集体新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激发。我县在去年大幅度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建立了“基本报酬+考核报酬+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激励机制,鼓励村干部投资村级增收致富项目,入股村级经济合作社并参与分红,并可以兼职取酬,集体经营性收入增幅20%的部分可用于奖励贡献突出的村干部。大东镇瓦滩村试点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预计今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可提留4万元用于奖励村干部。同时,打破村干部成长天花板,每年在公务员、事业编制招考时,都拿出专门岗位招聘村书记,特别优秀的,还提拔进入镇党政领导班子。今年镇党委换届期间,高沟镇王码村党总支书记卢建军被提拔为石湖镇党委委员、统战委员,红窑镇李庄村党总支书记薛进军被推荐为该镇人大副主席人选……正向激励在全县广大基层干部中产生巨大反响,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