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财政局:践行初心使命 为民排忧解难
■ 通讯员 张秀青 王韦蔚
本报讯 近期,县财政局将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作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举措,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走访调研、查摆整改、兴办实事、谋划发展等工作,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践行初心使命。
突出“深扎根”,开展调查研究。局党委班子成员建立基层党建联系点,推行“三提三知”工作法,建立常态化走访联系、制度化沟通帮扶机制。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经常性深入基层调研,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解读利民惠民政策、体察民情体会民意。针对财政短板弱项,聚焦民生领域,坚持查找基层问题与财政工作问题相结合,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在一线解决问题。
突出“解难题”,办好惠民实事。该局聚焦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热点难点,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找准查实,通过预算内安排、盘活存量资金、争取上级财政补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实施好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支持补齐补好民生短板。该局党委班子成员每人至少领办1 件办实事项目。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认领志愿服务项目或岗位,帮助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党员干部自觉履行防疫责任和文明城市共创共建责任,坚持“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
突出“抓落实”,践行服务初心。县财政局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干,干部职工跟着干,力争财政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市有位次。瞄准全国百强县目标,支持项目建设、促进收入征缴,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完成。履行财政职能,支持提升产业发展质效,调整完善一区三园财政体制,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大融资扶持力度,优化融资担保服务,降费让利,创新担保方式,为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更多担保、“过桥”资金支持。深化财政改革,推动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县与镇街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等重点改革措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