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市领导来涟调研农产品销售流通和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

2021-08-11 08:47:48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本报讯 8月10日下午,副市长董国喜一行来涟,先后深入陈师街道甜憩现代农业园、红窑镇裕淮菇业和春雨芦笋园,调研农产品销售流通和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县委书记时勇,县领导吉海陪同。

甜憩现代农业园由江苏朱楼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资新建,位于陈师街道朱楼村,建有40亩的探险游乐区、80亩的高标准休闲观光玻璃温室区以及3200亩连栋大棚区,年产各类热销水果和蔬菜5000吨以上。董国喜指出,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绿色食品呈现火热的销售局面,需求量年年攀升。希望企业从蔬菜种植源头严格把控,加大生物肥、有机肥使用,不断扩大规模、提高产量,擦亮“生态绿色招牌”,打造具有涟水特色的地域品牌。

红窑镇裕淮菇业总投资约2亿元,于2019年11月份投料生产,年产双孢菇8000吨,产值8000余万元,年可为低收入村增收168万元,带动20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5万元。“你们企业每天生产多少双孢菇?主要销往哪里?职工每月收入多少……”走进现代化双孢菇生产车间,董国喜详细了解双孢菇生产规模、秸秆综合利用及市场营销等情况,希望企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农业,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走向共同富裕。

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美誉,富含“硒”“锌”等多种微量元素。涟水特色芦笋科技园于2019年4月份在红窑镇启动建设,现有面积10700亩,年产芦笋4000万斤,年销售额达2亿元。在该镇李庄村占地面积1100亩的春雨芦笋园内,董国喜听取了企业负责人相关情况介绍,希望我县整合各类资源,科学合理配置,深入分析市场行情,开展捆绑式、组团式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将芦笋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做成地域特色品牌,同时要瞄准国际市场,向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调研中,董国喜要求市、县农业农村、商务、交通等部门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长效机制,主动对接配合,为企业和农户提供优质周到服务,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旺,保障农产品销售渠道顺畅,保证农户增收致富。

董国喜还对当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要清醒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通过广播、宣传车、标语等宣传方式,强化农村地区返乡人员管理,认真细致做好回乡人员摸排登记和日常监管,扎实抓好农村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