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功夫”铸造“硬实力”
——涟城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侧记
■ 通讯员 刘岳文 刘 勇
文明是加快发展的“软实力”,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涟城街道坚持“创必成”,克服“应付心理”、“浮躁心理”和“过关心理”,在硬件投入抓短板、基础设施抓完善的同时,奋力撰写创建“大文章”。
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为遏制陈规陋习,涟城街道多举措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之力,该街道坚持重在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养成,将移风易俗的具体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深入教育引导、抓好红白理事会建设、加强综合治理、开展文明创建、突出党员带头作用等,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移风易俗向纵深发展。
志愿服务,温暖美丽涟城。涟城街道坚持在城市建设与管理“齐步走”,把更多的“红利”送到群众身边。特别是通过各样形式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让城市越来越“暖”。志愿服务已然成为涟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盛夏季节,涟城展现出一番别样的飒爽英姿,5000余名志愿者把服务送到千家万户,“红马甲”活跃在街头巷尾和创建点位,参与清扫卫生、搞好秩序维护、关怀留守儿童,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正在蓬勃开展。
立德固本,引领道德风尚。近年来,涟城街道通过不同载体开展思想道德宣传活动,通过“践行价值观 共筑文明城”道德模范事迹巡演活动,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更好地扎根基层、植根群众,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形成人人讲道德、人人尊道德、人人守道德的良好风尚,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孙茂顺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同时,全街道广泛开展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热潮,“道德的力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如今,在涟城街道,无论市容市貌,还是文明氛围,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我做起,为文明加分,建成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每个市民都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涟城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作为城市的一个“窗口”、一张“名片”、一个“品牌”,时刻不忘创建文明城必须先做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