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乡风助推乡村振兴
杨海燕
近日,笔者在五港镇,看到街道宽敞明亮、整洁干净,村居家前屋后草绿水清,景象甚是怡人。我县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强势开启,镇村文明建设氛围也随之日益浓厚,群众居住环境眼见得不断改观,乡村景色愈加清新亲和。我县是农业大县,乡村振兴关乎全县经济总量、文明建设总体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而镇村文明建直接提升基层群众的文明涵养,有力破除陈规陋习,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了乡村发展的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可说是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镇村网格员全员上阵,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向群众宣传文明出行知识,镇街领导干部放弃节假日,建设美丽乡村马不停蹄,弘扬乡村文明夙兴夜寐,文明创建的触角伸展到全县乡村的每个角落。“涟六条”直击时弊,以精炼鲜活的话语引导人们杜绝浪费,做到不厚葬,不搞人情攀比,不知不觉中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参与经济社会各项建设的脚步倏然轻快起来。与此同时,邻里间互敬互爱,尊老敬老爱老等传统美德得到弘扬和升华,内耗大为减少,和谐更见成色;清除积存垃圾、整治黑臭水体,打造出一个个优美的片区,连成硕大无朋、烂若织锦的地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已然成为我县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道恢宏深邃的背景墙。这将极大改善投资环境,为乡村振兴赢得发展先机。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久久为功,稳中求进,不能一曝十寒,要警惕陈规陋习卷土重来,防范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由宜居退化为“脏乱差”,切莫急功近利,仅做表面文章,留下卫生死角,形成文明漏洞。全县各地皆具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也要注意在吸取他人经验、补齐自身短板的同时,多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竞争力,务使亮点纷呈,造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乡村文明建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需求。乡风好,才能村镇美、群众富,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形成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助推乡村振兴,为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可贵的分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