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涟6条”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潘寿军
“涟6条”的核心内容,是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树立文明新风,深化移风易俗,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笔者对“涟6条”逐条逐句认真学习和反复思考,觉得其中的每一条、每一句,都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近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持续向好,我县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正在全面启动、全域联动。4月7日,我县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进一步部署我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恢复“组团包片”“督查通报”“小手拉大手”“考核评比”“商圈综合整治”等责任机制,建立考核、红黑榜、曝光等制度,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全县上下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统筹安排,树立一盘棋意识,拿出硬核举措,使出超常之力,把创建文明城市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爱国卫生运动、创新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样,需要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需要充分发动全民参与,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当下,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涟6条”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坚持严管重罚,优化巡查督办,尽锐出战、狠抓落实。不仅要将“涟6条”中的每一条、每一句熟记于心,更要认真思考在落实“涟6条”和创建文明城市中“我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认识务必到位、标准务必从严、观念务必更新、作风务必夯实,要注重统筹谋划,以嵌入式方法把“涟6条”融入我县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中,始终保持一鼓作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进取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决心、一抓到底的劲头、一丝不苟的态度,咬定目标、攻坚克难,用奔跑的状态提速增效,用冲刺的姿态补齐短板,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努力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增分添彩,奋力打赢我县文明城市创建的这场攻坚战、荣誉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