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9日 星期二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战“疫”一线 党旗飘扬]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2020-02-29 08:41:28

编者按:疫情当前,敢于逆行而上者,勇士也。勇士之为,展示的是一种英雄气概,体现的是一种使命担当。疫情突如其来,全县党员干部主动加压,坚守一线不后退,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奋勇向前,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本报从2月5日起特开辟专栏《抗击疫情“逆行者”》,刊登记者和通讯员深入抗击疫情一线采写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本版集中报道一批典型,展示“逆行者”的形象和风采。

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员

——记县环卫总公司清运分公司经理于新驰

■ 融媒体记者 徐 强


记者还未走近小花闸垃圾转运站,就看到有几个人正在站前忙碌着,素未谋面的于新驰便是其中一位。“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只是尽职尽责做了分内的事情,这些工作没有什么值得特别赞扬的。”说话的正是有着13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县环卫总公司清运分公司经理于新驰。

没有新冠肺炎疫情,春节期间也是环卫工人们最忙碌的日子,仅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于新驰所在的清运公司就清理了近700吨生活垃圾,这个数字比平时的两倍还要多,于新驰在同事们陆续将清运车辆开往停车场之后才回家,此时已是凌晨2点了。汽车安静地行驶在柏油马路上,可有多少人知道,工作已满20年的于新驰已经好多年没和家人吃过一顿年夜饭了。

“让无数人压力陡增的是,我县一王姓居民在苏州被确诊为新冠肺炎,在确诊之前,王某还返回了涟水一趟,而陈玉军是我们清运系统的一名清运工人,与王某是邻居。我在得知王某被确诊之后,立即和陈玉军联系核实,据陈玉军透露,他与王某相互打过招呼并递过一支烟。在第一时间汇报公司领导之后,我们立即安排包括陈玉军在内的11名清运工人居家隔离。”介绍当天的情形时,于新驰的神情仍有些紧张。

“突然之间少了那么多的人力,对我们整个清运系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不过在疫情面前,即使压力再大,也容不得半点马虎。”于新驰说。“在安顿好被隔离的11名同事后,其余的同事一起商量着把他们的工作给揽下来,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我们每个人都尽心尽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的队伍是一支能够拉得出、打得响、顶得住的队伍!”于新驰自豪地说。

在采访于新驰之前,记者便从他的同事那里得知,从大年初二开始,于新驰就再也没回过家。“毕竟是特殊时期,我整天接触到的也都是各类垃圾,难保这些垃圾中不会携带类似的病毒,为了家人的健康以及对涟水人民负责,吃这么点苦不算什么。”于新驰坦然地对记者说。

说起儿子时,于新驰一度哽咽:“儿子今年18岁了,平时倒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可当一次一次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叮嘱我注意防护、保重身体时,好像昨天还是我手心里的宝,今天就已经长大了。”淡黄色的环卫帽和一次性防护口罩几乎遮住了于新驰的半边脸,两鬓泛白的他一只手拿下帽子,另一只手用力揉了揉眼睛,似在阻挡快要溢出眼角的泪滴。

“这点辛苦真的不算什么,那些支援湖北一线的医务人员更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临别,这位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员庄重地说。


率先垂范的“救火队长”

——记南集镇范荡村党总支书记范加银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神仙也要戴口罩,疫情不是开玩笑。”“新冠肺炎不可怕,可防可控不惊慌,只要居家少出门,保你全家平安乐逍遥。”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南集的街道上和范荡村内,村民们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一辆老旧的五菱汽车架着小喇叭在做疫情防控宣传。这辆车的主人就是南集镇范荡村党总支书记范加银。

“车上这些宣传设备是上面配发的吗?”记者问。“小喇叭上这些口语化、接地气的疫情防控宣传内容,都是我在晚上11点后回到住处现录的,每天都有更新。”范加银拉开车门指着里面的音响设备说:“这些全是我自己掏钱买的,包括每天跑来跑去的油费,没向集体报过一分钱。”当看到记者脸上表现出敬佩之情时,范加银连连摆手说,和我们村冲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许多党员干部群众相比,我做的这点事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范加银做的远不像他所说的就“这点事”,大年三十晚上,当人们都在家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时,他就敏锐地感觉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当晚就电话通知村委会班子成员集中,准备防控物资、全村主要通道设立卡口、安排对外省务工人员排查等,这是全镇第一家。随后他又自掏腰包1万元,购买了50套防护服,捐助南集镇,给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备用……

其实貌似健壮的范加银身体并不好,2015年时他突发心肌梗死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心脏安装了三根支架,除此之外他还患有“三高”,医生反复交代不能劳累、不能熬夜。“疫情当前,医生的话只好不听了。”他笑着说。今年48岁的范加银已当了21的村支书,还兼任过居委会、下营村支书,直到现在他还身兼南集派出所辅警大队队长、镇城管大队队长、镇综治办负责人等职务。“多年来熟悉我的领导和同事都称我叫‘救火队长’,我也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啊,就像这次的疫情,我们村就设置了4个卡口,每个卡口我平均待一两个小时、开车宣传三四个小时,加上吃饭,一天十几个小时就没了,所以每天最早都要到深夜11点后才能睡觉,他们都心疼我,说范支书你早点回去休息吧。那怎么行呢?非常时期,群众都看着你呢,党员干部不上谁上?你是村支书总不能躲在幕后指挥吧?”

采访接近尾声时范加银的电话响了,是他老母亲打来的,提醒他已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我到派出所食堂吃口。老妈一日三餐都要打电话提醒我吃饭,怕我忙忘记了。”范加银边和记者道别边满脸幸福地说。


一个基层干部忙碌的一天

——记涟城街道林码村党总支书记郭海宝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通讯员 刘岳文

 

1月30日一大早,涟城街道林码村党总支书记郭海宝就电话通知全体村组干部7:30开会,布置全天疫情防控工作,电话刚挂,就接到村卫生室医生的电话,反映甘罗组隔离对象甘梅英的老年气喘病突然加重,所需药品村卫生室没有。郭海宝二话没说,立即向徐集卫生院求援,及时拿到了药品。7:30赶到村部开会,对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具体部署,会议还没结束,又接到甘罗组群众反映,有一个隔离对象在马路上闲逛。郭海宝立即前往,说服该隔离对象回家接受隔离。刚到村部时电话又响了,一隔离对象户家小孩要吃方便面,他又急忙赶往超市,自掏腰包买了两箱方便面送到该户。11:00回村部吩咐网格员及时上疫情报防控数据报表。中午,他和在村部值班的人员每人泡了一碗方便面,当时有人调侃说:“再有两根火腿肠就好了。”吃完午饭顾不得休息,12:30他又急匆匆地出发,骑电动车开始全村绕行,特别是对小超市等人员集中地方进行一次巡查,劝散村庄内的所有集聚人员。14:20回到村部向街道分工领导汇报疫情防控情况后,又陪同领导走访检查隔离户和村卫生室。16:40和网格员一起去淮安茭陵、涟水城区购买防护服、口罩。17:40回村通知各保洁员明天必须佩戴口罩,对全村零星垃圾进行捡拾、清运。19:00听取村卫生室医生一天来疫情防控和工作对接情况汇报,21:00到村部,分别打电话询问各隔离户情况并征求意见。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林码村按照街道党工委的部署和要求,针对本村实际,精心组织防控工作。身为村党总支书记的郭海宝,第一时间喊出:“所有党员向我看齐,时时刻刻坚守岗位。”他身体力行,说到做到,坚持每天对本村居家隔离户进行巡查走访,确保隔离户的情绪稳定和生活正常。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村党员干部人人主动请缨,个个冲锋陷阵,全村疫情防控工作井井有条地开展。截至目前,全村被居家隔离的6户23人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奋战在一线的排头兵

——记朱码街道双河村党总支书记成跃荣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朱码街道双河村党总支书记成跃荣已经在战“疫”一线连续奋战了二十来天!每天他不是在防控卡口现场,就是在下村巡逻的路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就必须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否则,要我这个支书干啥!”成跃荣如是说。

在成跃荣的组织动员下,该村通过电子LED屏、横幅、村广播、宣传车等手段迅速掀起疫情防控热潮。同时,发动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组成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精准排查,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双河村位于城郊接合部,有17个组、1个小区、1个工业集中区,共1100多户居民,还有超市等各类经营户50多家,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人员排查工作非常困难,因此只有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更早一些,才能在抗击疫情中取得主动。”成跃荣告诉记者。

自战“疫”打响以来,成跃荣带领村组干部、网格员、党员、村医和志愿者共核查出9名有过武汉往来史的村民。在他们的积极动员和劝说下,全部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并每天三次进行体温检测和卫生检疫。同时,带头驻点值守,落实场所消毒等各项措施,为值班室配备取暖设备、防护用品等,确保驻点值守人员的自我防护严密到位。

随着战“疫”的持续深入,成跃荣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双河村路口较多,省道346、327和县道支潘路均在其境内,为了织密疫情防控网,成跃荣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志愿者在各路口设置卡口,开展体温监测、劝返外来人员入村等工作,切断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

由于人手紧缺,成跃荣身先士卒,连续多日坚守在一线上,耐心劝返往来车辆,饿了匆匆吃碗泡面,又赶紧回到卡口上。为了让其他值守人员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他还经常主动要求夜里值守。“值守中,夜晚是最难熬的,站在车辆通道处等待来车,哪怕穿上军大衣,寒风依然像刀子一样割脸,真的很辛苦,可成支书却总是主动要值夜班,我们都非常感动。”一名值守卡口的村民志愿者说。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成跃荣的感召下,双河村志愿服务队逐步壮大,越来越多的人主动申请加入,他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同时汇聚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成为村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起一道牢固的基层防线。


“能为群众做点事情,我感到很荣幸”

——记五港镇计生服务站站长王海洋

■ 融媒体记者 杨海燕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五港镇计生服务站站长、共产党员王海洋从大年初一至今一直奋战在疫情防疫第一线。他临危受命,担任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数据工作负责人,连续十几天的坚守,熬红了他的双眼,但他却心甘情愿,认为有机会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由于时逢春节,从武汉、温州等疫区回乡的人士很多,王海洋在接到上级交办的任务后,立即把县里有关部门制作的防疫排查表格发到镇疫情防控微信工作群里,再把全镇22个村(居)逐户排查出来的防控对象信息一一汇总上报。同时,他还在微信工作群指导村组干部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定村干部,王海洋还负责罗冲村和韩鲁村的疫情防控任务,他要求两村村组干部24小时对居家隔离观察户执行好管控任务。

上级交办任务说来就来,始终绷紧工作弦的王海洋,只要接到任务,哪怕是深更半夜,他都会马上联系村组干部,要求他们立即按照交办单要求进行相关排查。

交办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排查和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同车人员的,有排查要求从涟水高速出口下来的武汉等地牌照的等,排查在镇区域范围内有没有这个人,是否停留、居住、走亲访友等情况。王海洋深知信息的准确、及时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必须要确保信息上传下达。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他忘我工作,常常顾不上吃饭、睡觉。

由于要求关注发烧人员身体状况,王海洋每接到一个这样的交办任务,就要排查他们是否从武汉等地回乡,是否和确诊病例有过密切接触,并且协助镇卫生院安排好发烧人员每天两次体温监测工作……截至目前,已排查了130多名普通发烧人员。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王海洋还鼓励办公室的其他两位年轻同事做好本职工作:“要把疫情防控当成是我们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不谈条件、不讲原因、不打折扣,确保每一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好此项工作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

“能为群众做点事情,为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一份力,我感到很荣幸。”王海洋在防疫第一线感受到了自身价值,他觉得非常有意义。


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