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落实才能有效“创建”
天山石
近日,全县各单位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进行“回头看”,大多数地方是面貌一新的,能达到国家级标准,成绩令人欣喜。一位全程参与创建的领导感慨地说:这一切,都是各级组织狠抓落实、敢于动真碰硬的结果。笔者深以为然,的确,真落实才是有效“创建”的最佳路径。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说任务艰巨不难理解,说工作难抓有些人还有些不理解,认为有什么不好抓,不就是花点钱出点力,把城市的门脸亮化一下,把背街小巷整治得干干净净嘛。其实不然,为什么有的地方掉进“边整边犯”的怪圈?归根到底是人的因素,人的文明意识差,体现出来的就是自觉性不够,随意犯错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诸如随手乱抛垃圾、行人大摇大摆地占据非机动车道,这等煞风景的事情的确是创建卫生城市的“硬伤”。修复这些“硬伤”,有必要对这少数人说“不”,不能认为不关自己的事,就高高挂起,特别是相关部门首先要“硬”起来,不能怕这怕那,不能遇到问题绕道行,不能碰到困难往外推。现在城区的逆行现象为什么很少了?那是我们执法部门真正把工作落实到实处,他们愿担事、想管事、敢作为,媒体曝光和违规处罚双管齐下,才换来这样大的变化。
“有效创建”关键要抓好小事。事实证明,面对大事情,大家都很慎重,不容易出问题。出问题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小事也能决定胜败。所以关注小事,尤其有这个必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都有具体的硬指标,每一项硬指标中都含有一个个小指标,每一个小指标要认真抓落实。如果浮在表面搞花架子,创建到头来就是一场空。认真对待创建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和风险,需要大勇气和大智慧,比如,一些重要情况、重点矛盾以及群众所期盼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拿出的方案要切合实际,合理反映群众诉求,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创建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善作善成,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我们反对调门高、行动差,我们欢迎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做好,把创建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红利”,这样,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就指日可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