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国际 : “互联网+”开启我县小区垃圾分类新模式
记者 潘 曼
家里有一堆废品,想找个回收废品的人,却怎么也找不到。这样的困扰,你遇到过吗?近日,记者在县城区龙源国际小区看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已经“上岗”,不仅能回收垃圾,实现资源再利用,还能积分兑换奖品、抵扣物管费,解决了居民们平时找不到回收废品点的困扰,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受到了居民的称赞。
试点获赞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成居民新宠
6月18日上午9时许,家住龙源国际小区的王先生拎着一个铁桶,来到小区北门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前面,拿出一张卡识别后,按下标有“塑料制品”字样的垃圾回收桶上方的按钮。仓门打开后,王先生将塑料制品倒入,电子屏幕上便自动称重,给王先生积分。“我们可以拿积分和物业管理公司兑换奖品,也可以抵扣物管费,非常方便,再也不用为家中的废品没地方处理而烦恼。”王先生说。
记者也在小区看到,这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整体呈蓝色,分为塑料制品、纸板和金属三类垃圾回收区域,中间有一个电子显示屏,上面可以识别手机的二维码或者磁卡,并显示所投放垃圾的重量。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源国际小区居民已基本实现全员参与,有的办卡,有的则是在手机上下载相关的APP软件,通过手机进行操作,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试点运行以来,也逐渐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和点赞。
按市场价定价
通过积分兑换奖品或抵扣物管费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箱一经亮相,便受到市民的欢迎。龙源国际小区物管负责人告诉记者:“垃圾回收箱能够快速准确称重,并通过积分的方式兑换成奖品或抵扣物管费,不少居民反映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很愿意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垃圾。”
“我们现在有三个类别的垃圾回收,回收的价格都是比市场价要高,就是为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该小区物管负责人张春解释说,因为我们采用的是一户一号,只要住户在回收箱内投放废品,后台就能看到谁投放、何时投放、投放重量等信息,这样方便我们统计,同时也可防止人为破坏。
不同的生活垃圾能兑换多少积分呢?在小区垃圾分类积分标准告示牌上,记者找到了生活垃圾回收的标准。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垃圾回收,每1000积分可折算人民币10元,最终累计抵扣物管费。其中,金属类回收物1千克可兑换50个积分,1个易拉罐可以兑换5积分,纸类回收物1千克报纸可兑换100个积分,1公斤书本可兑换80个积分,塑料类回收物1千克塑瓶可兑换150个积分,1千克其他塑料可兑换50个积分,电子类回收物积分则相对较多,液晶显示器可兑换500积分,挂壁式空调可兑换7000积分。“根据不同废品的市场价值计算积分,小区物业会按照积分的排名,每月、每季度、每年度评选积分前10名用户给予奖励,年末可以凭借积分兑换物管费,这一做法,使垃圾分类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该小区物业负责人如是说。
逐渐推广
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美化城市环境,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良的居住条件,在探索实践垃圾分类过程中,县城管局与龙源国际小区物业紧密合作,创造性地采用了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物管费的方式,在小区里设立了一组垃圾分类智能箱,居民只要用手机扫描智能箱上面的二维码或者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把不同类别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引导小区居民主动分类投放垃圾,让垃圾真正做到减量化、资源化,创造绿化、环保的小区环境。龙源国际小区垃圾分类工作运行模式也得到了上级一致肯定,2018年被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评为“生活垃圾分类入选案例”,也被市城管局列入推广案例。
推动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据介绍,在龙源国际小区试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物管费的举措,是我县“两城同创”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县城管局已在全县96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已安装垃圾分类亭203座,发放垃圾分类桶4600只,在主次干道两侧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牌1000余块。下一步,将以龙源国际小区作为模板,在县城区继续打造2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并逐步全面推广,使我县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市发挥引领作用、提供涟水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