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献给公路的担当与情怀

2018-05-08 11:27:50

——记市“十佳公路人”、县公路管理站副站长郑军

本报记者 朱惠莉 李梦琪

 

 

日前,淮安市第二届“十佳公路人”形象展示活动在市文化馆如期举行,县公路管理站副站长郑军荣获市“十佳公路人”荣誉称号。

今年53岁的郑军,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甘做一颗铺路石,将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都奉献给了公路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多次获得市县公路交通系统表彰。从2009年起,郑军连续8年都被评为市、县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2011年被县交通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郑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路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工作中,郑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和路面整洁,郑军坚持每天至少对辖区重点路段进行两次以上的巡查,及时发现隐患。对车辆抛洒物、路面堆积物,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处置和清理。从他分管工程养护的第一天起,坚持做到每个月沿着全县650公里的养护线巡查4次,风雨无阻,节假日不断。为了提高全站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他经常组织大家学习最新的公路养护知识,自己更是带头学、带头钻,逐步从门外汉成为全站有名的“行家里手”。

2013年5月,涟水至石湖的老327公路路段多处出现水毁,部分道路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交通通行。郑军带领总监办人员战斗在第一线,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水毁道路抢修。在抢修过程中,郑军的老父亲突发心肌梗塞。接到家里的电话,郑军安排好抢修工作,立即赶到家里将老父亲送到医院抢救。天不遂人愿,在送往抢救的路上,他的父亲就停止了呼吸,永远地离开了他。郑军强忍丧父之痛,心里还不忘抢修工作,匆忙地办完了老父亲的后事,就继续回到工地完成公路水毁抢修工程。当时,正值夏日,郑军和全体人员一起顶酷暑,战高温,铆足干劲抢修公路。

作为县公路管理站的副站长,郑军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进行把关,认真检查每一处细节,确保质量上达标,进度上及时完成。抢修工程中还遇到了资金紧张的问题,在郑军的协调下,短时间内及时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公路抢修成功,任务及时完成,这都得益于郑军多年来时刻坚持学习,不忘给自己充电。他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将道路养护知识学深学透,在工作中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促进自身管理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6年6月23日,受阜宁龙卷风灾害影响,县道涟南羊线树木倒伏严重,沿线交通受阻。郑军冒雨带领应急抢险队伍,经过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奋战,将倒伏的树木一个一个地抬到路边,待路面畅通时已是早晨8点多钟,但他却未来得及喝上一口水。看着畅通的公路,郑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多司机看着这一幕,都纷纷打开车窗表示感谢,有的热心司机还送上矿泉水和面包。

因长期专注工作,郑军患上了肾结石,兜里常揣着止痛药,感觉难受就吃几粒顶一下。2017年9月30日,县公路管理站接到上级通知,为保证国庆期间道路顺畅,原本定于10月10日完成的淮涟段整修工程必须赶在10月3日结束。原来,始建于2007年的淮涟路段,在经过10年的“重负”后,出现了各种坑槽、裂缝等道路病害,再加上近年来车辆日益增多,正逢国庆节,县公路管理站为创造一个“舒美畅安”的通行环境,大家坚守在维修道路的第一线。淮涟路段维修工程,由于紧邻市区,养护交通环境复杂,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身为县公路管理站分管养护工作的副站长,郑军把公路维修这件事时时挂在心头,带领养护人员严格按照道路维修标准,保障公路畅通和安全。多日的奔走忙碌、繁重的工作压力下,他的肾结石病痛难忍。但他硬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坚守在工作岗位,这份对工作的执著令人动容。就这样,在他肾结石发病期间,他从来不曾请过一次假,直到做手术为止。

郑军就是这样一个干起工作从来不考虑自身,也从不分白天与黑夜的人。他,无愧于一个公路守护者,无愧于市“十佳公路人”。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