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做今世缘的一颗“螺丝钉”

2018-05-04 08:59:49

——记今世缘酒业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

本报记者 朱惠莉

 

 

1988年出生的张金龙,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今世缘酒业扎根已有4年,他埋头在实验室里操作着行业一流的精密仪器,每天与原料、酒曲、白酒打交道,一切的工作都围绕着酿造美酒佳酿。他是今世缘酒业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人员,“敬业奉献”是他的代名词。

今世缘酒业的发展,急需大量技术人才,张金龙的化学专业被派上用场。酿酒和化学专业结合起来,还需要探索研究。要掌握白酒酿造工艺,张金龙必须到车间跟工人师傅一起操作,先当学生。只有掌握了白酒生产全过程,科研才能有方向。他从不怕苦不怕累,车间的记录见证了他的学习、他的成长。

入职以来,张金龙勇于创新。他紧紧围绕课题,结合自身专业和生产实践,坚持创新的理念,同时结合有机化学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2017年开展了课题白酒中未知功能性物质的鉴定以及白酒风味成分分析。

张金龙还利用自身所学提升公司技术科研平台,开展食品安全项目,致力于对白酒酿造过程农残演替规律的研究。但是,国标农残检测样品前处理复杂,成本高。张金龙在结合公司先进仪器设备,对样品前处理进行创新改进,构建了农残检测前处理QuEChERs方法。与国标检测一个样品需要两个小时相比,张金龙创新的方法仅需30分钟,快速、简便的同时实现了农残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检测,为公司粮食基地低毒、可降解农药的选择提供有力支撑,从源头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作为年轻的“80”后,张金龙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劲儿,酿酒的一个环节没搞清楚,他决不罢休,经常跟酿酒老师傅学习工艺过程。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期间张金龙熟练掌握了今世缘酒的酿造工艺流程,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扬。

今世缘酒业重视科研,所以技术人员是关键。科研人员一般都是幕后英雄,必须耐得住性子,以心静如水的精神去钻研技术创新工作。为了研究大曲发酵过程动态变化情况,张金龙改进了大曲中富含的有机酸检测方法,通过有机酸的变化来间接研究大曲的发酵状态,用科学的数据解释这个过程漫长而又复杂的变化。

工作期间,张金龙也不放弃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他多次参加国内举行的食品安全、仪器操作等培训会,通过培训学习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并取得了知识产权证书、职称计算机等。在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的张金龙收获了荣誉:2015年入选“淮上英才”,2016年被集团公司评为“创新之星”。

“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为了今世缘的今天,更多的是为了今世缘的明天。”张金龙说,科研人员身上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不容丝毫松懈。作为科研人员就是要立足岗位、攻坚克难,做今世缘的一颗“螺丝钉”,为大家奉献出更好的美酒。

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