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奖终评剧目走红“出圈”
《村里有个管得宽》唱响“艺超”新淮戏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通 讯 员 孙晓东
本报讯 “苏超”超火,“艺超”超燃。8月6日晚,由涟水县文化艺术中心(淮剧团)创排的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作为2025年江苏省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终评暨惠民活动剧目,在淮安人民大会堂激情上演。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舞美的完美呈现、乐队的音乐穿透,尤其是专家评委的点评点赞、观众的掌声笑声叫好声,汇聚成对淮剧艺术的尊重、江苏“艺超”认同的暖流,流到群众的心里。
“跑前跑后,忙里忙外,多亏管得宽……”舞台上,演员以生动凝练的台词、细致入微的表演,刻画塑造了一位生动鲜活的基层党员形象。该剧主要讲述了基层党员干部“管得宽”爱管“闲事”,为了乡村振兴文明建设,践行一个党员内心的信念和使命,义无反顾地奉献着自己的“微能量”。剧中用幽默而风趣的“土味”演绎,将“管得宽”“鸡毛当令箭”的履职过程娓娓道来,凸显基层党员干部以主人翁的姿态在新时代乡村治理中担当作为,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党员形象鲜活饱满。浓浓的“风土人情味”牢牢抓住观众目光,展现出一幅带着强烈时代气息和浓郁生活情趣的新农村生活画卷。在创作期间,文化艺术中心(淮剧团)坚持守正创新,在保持淮剧原有文化本味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剧种和现代艺术的优秀成果,形成生动、幽默、风趣的艺术风格,充满俚俗情调。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推出与时代贴题、与群众贴心的文艺作品。从题材规划上瞄准群众,将群众当作“剧中人”,让群众唱“主角”,从群众酸甜苦辣中找“点子”,从乡村振兴中抓“活鱼”,定期召开题材规划会,邀请领导、专家专业人士和各方代表,研讨论证题材,形成规划设计、题材储备、作品创作、打磨提升、宣传推介的压茬推进机制,平均每两年至三年创排一部大戏,每年创排3至5部小戏小品。同时,在表现对象上进一步聚焦群众,将群众当作“剧作者”,让群众当“顾问”,主创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驻村”采风,从群众喜怒哀乐中找“窍门”,演职人员到村落小院“驻家”体验,从群众柴米油盐中寻“土味”,把群众的生活图景变成艺术场景,以艺术舞台还原生活现场,充分表达群众的精神需求、审美追求、欣赏诉求,推出了“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等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形成淮剧“涟水现象”的鲜明标志。其中,《村里有个管得宽》曾获评江苏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江苏省委宣传部重大题材扶持项目、江苏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及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剧目奖、优秀表演奖,并在省委党校、泰州、盐城、宿迁、句容等地演出60余场。
据了解,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2025年江苏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终评暨惠民演出活动,涵盖舞台艺术、美术书法、艺术评论三大类,终评期间,将以举办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览,组织评委现场审看作品的方式进行,是继“苏超”之后,为群众再次献上文化盛宴的江苏“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