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改革之“花”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四论贯彻落实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一个地方的发展破茧成蝶,往往得益于改革的纵深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科学谋划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全县上下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真刀真枪促进改革落地,让改革之“花”在涟水大地结出更多发展之“果”。
深化改革,要增进共识。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坚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原则,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推动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改革合力,从而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取得实效。改革涉及面广,必须针对社会各方关切,尽量运用通俗语言、翔实数据、鲜活事例,讲清楚改革将带来哪些新变化,让大家真正听得懂、记得住。要问计于民,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注重在人民群众的智慧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在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发力点和突破口,增强群众获得感、认同感。
深化改革,要细谋举措。改革是一项细活,改什么、怎么改都要根据实际来,改革方案应接地气,切忌一刀切、一锅烩。任何一项改革,必须首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上级部署的改革任务和自身发发展需要,因地制宜、主动作为,直面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找准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重大事项的改革,更应审慎而行、稳妥推进。育人可因材施教,治病应对症下药。要准确把握改革的战略重点,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科技、教育、人才、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改革,要脚踏实地。必须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要处理好政策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关系,确保改革举措扎实落地、上级决策部署见到实效。改革方案实施过程中要逐层细化,逐一落实,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建立责任明晰、一以贯之的推进机制,做到精准施策、适时适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改革实不实,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把抓好深化改革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对于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改革,尤其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分寸火候,做到有的放矢、一发必中,让改革有实效、群众得实惠。
变则通、通则久。要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围绕重点领域改革,特别是紧扣事关涟水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问题,加强差异化探索,推进原创性改革,以重点改革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