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汛“安全网” 打造宜居“幸福城”
2024-01-11 08:49:01

县政协委员 杨 娟
政协涟水县十一届三次会议委员大会发言(摘要)
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既是重大民生工程,更是重大发展工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排涝工作,先后实施易淹易涝片区改造等项目,城区不淹不涝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看到,“城市看海”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主要原因有:一是排水设施建设不够精细。二是管网更新维护不够及时。三是指挥调度衔接不够顺畅。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专业化设计”助力精准化建设。加快实施西门泵站改造工程,提升大关片区的排水能力。启动实施深圳路泵站工程,解决深圳路两侧片区的排水问题。对中恒国际片区等易淹易涝区域管网加设泵站,提升现有管网排水能力。进一步梳理开发区河道,探索增加盐河和涟西二干渠作为排水通道。
二是“网格化管理”助力常态化管护。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将主城区排水区域划分若干个网格,明确责任人、责任清单。编制雨水、管网、设施养护“三清单”,开展常态化养护,特别要做好汛前检测疏通、一雨一通和汛后维护等工作。对城区12座排涝泵站开展常态化检修和保养,确保汛期来临时状态良好。对于小区地库入口、楼道口等易漫水点位,要准备足量的防汛沙袋等应急物资。
三是“信息化打造”助力科学化调度。充分运用信息互联互通、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切实提高风险研判、调度指挥、应急抢险的科学化决策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构建全县防汛“一张图”调度指挥格局。综合运用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防汛避险知识,进一步提高群众风险意识和避险能力。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