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来涟开展民生实事调研
■ 融媒体记者 樊 荣
本报讯 12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委员孙春雷带队来涟,深入黄营镇、红窑镇、朱码街道、涟城街道开展民生实事调研。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魏强,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永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宏昌,副县长吉海陪同调研。
西航道大沟位于涟水县黄营镇黄营居委会、徐跳村、杨桂村、旗杆村,具有排涝、供水功能。本次生态河道建设结合镇区环境改善、沿线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岸坡整治、绿化植被,该河道过水断面扩大,提高了灌排效能,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满足了受益区的生产生活需求。在详细了解该河道治理情况后,孙春雷指出,要切实提高河道综合治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强河道综合治理,加大河道治理保护监管力度,不断提升治理成效,让沿线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基地目前一共有多少残疾人?”“管理服务人员有多少?”“平时会开展哪些活动?”在红窑镇残疾人之家,孙春雷实地参观了残疾人托养中心、残疾人就业基地、餐厅、医务室等区域,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残疾人之家运营管理、托养服务等工作的介绍,并详细了解部分残疾人家庭、生活及收入等情况。孙春雷对我县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勉励大家要倾注更多的爱心照顾好残疾人朋友们的生活,能够创新探索、拓展更多服务内容,为残疾人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为残疾人家庭减轻负担,真正做到“托养一人,解放一家”的目标。
在朱码街道花桥村,孙春雷一行走村入户,对户厕改造情况进行了现场察看,并对长效管护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他强调,农村户厕改造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文化和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改厕力度,尽早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要尊重群众意愿,把好质量关,并加强对已改户厕的长效管护,确保改一处成一处用一处。
滨河新城医保服务站依托滨河新城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服务于周边近10万居民,自建成以来,已办理业务办理、咨询服务800余件,日均服务20余人次,是涟水“放心医保、幸福驿站”公共服务品牌的一张响亮名片。在滨河新城党群服务中心,孙春雷详细听取了我县“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情况汇报后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流程,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医保经办服务质量,真正打通医保公共服务便民利民的“最后一米”,更好发挥民生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