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本报讯 在全国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9月7日,我县召开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回顾总结全县教育工作,部署安排当前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以县中振兴在全市的率先突破加快建设教育强县。县委书记洪然出席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用实在的行动、务实的举措、各方认可的成果加快把涟水建设成为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教育强县,为涟水拼进全国百强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超,县政协主席姜杰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副县长马荣主持会议。



洪然在讲话中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涟水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今年以来,我县深入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改革全市领先、教师队伍更加优化、教学质量成效显著,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显著、亮点纷呈。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此次我县在全市率先出台《涟水县关爱激励教师九条措施》,就是要进一步在全县营造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加快推动涟水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全县上下正紧紧围绕“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奋斗目标,树牢“站稳第一方阵,夺取第一位次”工作导向,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全力拼进全国百强县,迫切需要人才的有力支撑,迫切需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教育强县战略,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和“勇挑重担,多扛重责”的担当,努力把教育这一最大的民生实事办得更有质量、更富成效,为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洪然指出,要聚焦教师队伍这个关键点,不断夯实教育强县人才支撑。加强师德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评价的第一标准、首要标准,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培训和专项整治,建立师德师风过程性考评体系,完善评价、考核、激励、监督处置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提高业务本领,坚持“内培”和“外引”同步发力,加大优秀老师奖励力度,鼓励更多教师通过学历提升、跟班研修、课程创新等方式提升教学能力;用好乡贤教育智库,全方位引进教育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特级教师团队,探索建立名师名校长退休返聘等机制,吸引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发挥省特级教师“传帮带”作用,组建“名师工作室”,构建形成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县骨干教师等人才成长梯队。县教体局和各学校要大力推进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健全“训导研技”一体化培养体系,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关键少数”,要扛起主责主业、抓好“看家本领”,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学业务、提升教育质量上,以优异工作业绩赢得教师、学生、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拓宽选拔机制,建立健全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机制,树牢凭实绩用教师的鲜明导向,拓宽优秀教师发现培养使用渠道,畅通优秀教师上升晋升通道,不断充实校长后备梯队。完善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校长任用管理机制,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质量考核体系,真正把爱教育、懂教育、善管理的人才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县教体局党委和各学校党组织要履行好主体责任,及时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选用人才,加快构建各类优秀教师竞相涌现的良好格局。进一步突出班主任鲜明导向,推动奖励激励优先向班主任队伍倾斜,激发更多教师想当班主任、争当班主任、做好班主任的积极意愿。
洪然要求,要紧盯县中振兴这个突破口,加快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县各所学校要以县中振兴为引领,挖掘学校传承和文化,明晰办学理念和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和阶段目标,加快培育一批特色学校、优势学科、精品项目。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规范办园行为,提高办园水平,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活动,打造具有涟水辨识度的学前教育品牌。实现义务教育均衡,深化集团化办学,扩大紧密型集团覆盖面,实施强校带弱校、城校带乡校,探索创新高初中一体化培养模式,借鉴吸收外地先进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全面提高全县中小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加快缩小城乡、镇街、校际之间差距。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深化“融学课堂”改革,推动各中小学校走“特色项目—特色学科—特色学校”发展路径。加快县中振兴步伐,围绕提升本科达线率、高分段人数,各高中学校要加强同市内、省内学校的横向对比,拿出切实可行的硬招实招,确保在市内、省内同类学校排名中走前列、做示范。支持涟水中学创建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郑梁梅高中创建省高品质特色高中,滨河高中与淮阴中学建立更加紧密的集团化办学,稳步提升高考本科达线率和重点院校录取率,实现清北录取人数尽快突破。推动职业教育融合,加快“职教+产业”有机衔接、协同发展,紧扣全县主导产业,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预就业等多种形式,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匹配度。支持涟水中专申办五年制高职,申请承办省级中职服装专业赛点,打造更多特色鲜明的硬核专业。营造支持教育氛围,加大崇文重教宣传力度,讲好教师故事,传播教育理念,让尊师重教在涟水大地蔚然成风。全社会要关心支持呵护教育事业,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宽松环境、营造更浓氛围,真正让教育人“感到温暖、倾情付出”。
洪然强调,要围绕党建引领这根主线,凝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加强党的领导,县委将定期听取教育强县、县中振兴工作汇报,及时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加强对全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整体规划;各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和头等大事,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完善保障体系,各相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组织、编办、财政、人社等部门要在人才引进、人员配备、经费安排等方面多向教育倾斜;公安、市场监管、司法、卫健等部门要加快平安校园建设,抓好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各镇街、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多办好事实事,真正把教育事业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优化督查考核,坚持把镇街党政“一把手”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内容,把学校环境提升、短板难题解决、年度走访慰问、教育支出保障等情况纳入重点督查督办内容,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健全学业水平过程性质量监测管理机制,加快推动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成果涌现。
会前,与会人员集中观看了教育宣传片《奋楫扬帆行致远 教育强县谱新篇》。会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郎跃明宣读了《涟水县关爱激励教师九条措施》。会议对2023年度“县中振兴”突出贡献奖单位或集体、“四有”好老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奖励。涟水中学、徐集中学和实验小学负责人及“县中振兴突出贡献奖”“四有好老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获奖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会后,举行了“尚学涟水”庆祝第39个教师节文艺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