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动员大会召开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本报讯 2月21日,2023年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县委书记洪然,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永兴,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超,县政协主席姜杰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会议。


洪然在讲话中指出,2022年,全县上下全力克服疫情冲击、经济下行、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农业农村工作始终保持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首次进入全省综合第一等次(全市唯一),“涟水芦笋”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创成国家芦笋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并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房改善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耕地保护荣获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称号。
就做好今后全县“三农”工作,洪然强调,要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围绕所有涉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全部超50万元目标任务,要抓壮大,坚持内部挖潜、内部争取并举,加快推动闲置资源“增值”、乡村特色“变现”、集体收入“突围”,盘活盘大集体资产;要优机制,稳步推动村集体牵头创办土地合作社、各类专业合作社,以市场化运营模式壮大集体经济;要增动力,进一步加大对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拔和培育力度,深入开展村书记“兴村实绩”擂台赛,多措并举推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关键支撑。要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确保全县耕地面积、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大力实施优质稻米、芦笋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统筹抓好酿酒高粱、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全力招引一批国字号、旗舰型精深加工企业。要拓展农业功能价值,在做强做响“涟水芦笋”的基础上,着力打响“涟水大米”等品牌,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要把推进乡村建设作为有效抓手。要加大“建”的力度,统筹抓好省定新一轮五年计划推进,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消险解危、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老旧农房改造改善。要提升“居”的品质,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要丰富“治”的内涵,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长效管理,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农村困难群体,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要把公共空间治理作为重要途径。在治理内涵上,要坚持镇区、园区、社区“三区”协同治理,努力推动农村“空间布局优化、空间生态修复、空间资源集聚、空间经济发展”。在治理方式上,要始终坚持“集成抓手”这一根本特性,实行空间治理“+产业提质”“+配套提档”“+环境提升”“+治理提效”一并推进。在治理时序上,要确保9月底前完成农地、道路、水体和集体资源“三空间一资源”治理,年底镇区、园区、社区和村庄内外“四空间”全部完成整治。在治理过程中,要严守法纪法规,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老百姓放好样子。
就做好党管农村工作,洪然强调,要把政治责任压得更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本地区发展绘好蓝图、定好思路,“一村一策”精准推动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地落实。要把“三农”力量配得更强,坚持党建引领,锤炼过硬本领,建强人才队伍,引导更多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回乡下乡创新创业。要把群众路线走得更实,深入田间地头,把政策宣传下去、情况了解透彻、问题摸排清楚,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要把工作作风锻得更硬,坚持领导带头作表率、工作落实在一线、勇挑大梁当先锋,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任务早一天完成、问题早一天解决、项目早一天投产。
朱永兴在主持会议时指出,要坚持不懈抓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紧盯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序时化、责任化工作措施,坚持不懈,一抓到底,扎实推进。要深入一线抓落实,深入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以优良的作风推动农业农村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要强化保障抓落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按时高效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奋力开创“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上,县委副书记、唐集镇党委书记李义翠作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队长王道峰通报了2022年度全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情况,副县长吉海部署了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和村集体增收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房办、高沟镇、涟投控股和南集镇皂角村作了交流发言。
又讯 2月21日下午,我县举行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淮安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专班负责人谢永升来涟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全市域推开的实践与思考》专题培训。县委副书记、唐集镇党委书记李义翠,副县长吉海参加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