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军参加涟水县代表团审议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本报讯 1月6日上午,市长史志军参加涟水县代表团审议,听取代表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今年的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赵洪权,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章润,市政府秘书长刘爱国,县委书记洪然,县领导张超、李金平、刘永军、孙以东等参加审议。
审议中,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形势准确科学、部署工作思路清晰,体现了市政府紧跟新时代的高站位、统揽全局的大视野、狠抓落实的严作风,是一个自信、务实、鼓劲的好报告。代表们还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谈体会、谋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史志军边听边记,与代表们进行深入交流,对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对涟水县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就做好今年工作,史志军指出,涟水县将贯彻落实全市“153”发展战略与本地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了“2233”发展战略,作了具有针对性的部署,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要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提振信心、鼓足干劲,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朝着“申创国家级经开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目标加速前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安精彩篇章贡献更多涟水力量。一要在聚力项目攻坚、厚植发展动能上下功夫。要持续做好项目招引、建设、服务文章,不断扩大项目攻坚成果,实现项目总量、质量和规模“三个提升”,促进项目快建设、快转化、快达效,全力夯实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二要在推进工业强县、做强产业集群上下功夫。要围绕市“7+3”产业布局,尤其是围绕自身的主导产业,聚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三要在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功能品质上下功夫。要抢抓淮涟一体化发展机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力争今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要发挥农业禀赋优势,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兴农富民大文章。四要在优化民生服务、增进群众福祉上下功夫。要扎实办好各类民生实事,抓好就业增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工作,特别是聚焦教育强县目标,加快县中振兴步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切实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洪然在审议市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去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和巨大成就,对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高度契合市委“153”发展战略,坚持目标导向,突出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和项目为王的新时期工作要求,特别强调要高效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为涟水下一阶段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洪然表示,涟水将坚决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大力实施“2233”发展战略,用真抓实干的行动,实实在在的项目,各方认可的成绩单,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前列,高质量实现百强县目标。更加突出工业强县,持之以恒抓项目,成立三个产业招商专班,在重特大项目和专精特新项目上同步发力,力争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好项目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加快构建“百亿领航、十亿带动、亿元支撑”的项目方阵,全力推动重特大项目提速建设、竣工投产。更加突出教育强县,多措并举促提升,强力推动县中振兴,全力打造优质基础教育与高中教育衔接体系,加快培育一支知名教师队伍。更加突出园区发展,坚定不移推改革,进一步细化、深化举措,全力支持涟水经济开发区高质量跨越发展。更加突出富民强村,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做大做强涟水芦笋、食用菌、优质大米等特色农业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坚持不懈惠民生,突出“一老一幼”,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让全县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更加突出底线思维,毫不松懈保安全,切实抓好抓牢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底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