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涟水 详情

实施“教育强县”战略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2023-01-04 08:53:13

——关于加快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

(2023年1月3日政协涟水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协商通过)

县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确定了“教育强县”发展战略,这对于增强区域竞争力、冲刺百强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涟水教育还存在着教育质量不高、队伍建设不优、均衡发展不够、资源供给不足等突出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县中振兴战略。优化发展目标。突出高中教育“龙头”地位,加快清北名校录取人数突破、“双一流”高校录取人数每年增加20%以上,特殊类高校升学率提升15%以上,推动县中站稳全市前列、尽快步入苏北一流。优化发展定位。加快构建县域高中高质量发展体系,涟水中学要在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上发力,郑梁梅高中、滨河高中要在创建江苏省高品质特色高中上用力,其他高中要在注重学校特色、多样化发展上着力,实行错位发展、分类评价,不断激发各学校发展动力。优化发展路径。深化招生改革,创新优生培养模式,探索强基计划、综合评价、农村专项等高校自主招生路径。建立健全基础教育与高中教育衔接机制,探索设立涟水高中发展基金,注重高中结对帮扶,积极与名牌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开展各类共建、合作活动。组织专门力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

二、坚持品牌提升战略。打造一批精品课堂。以“融学课堂”为抓手,评选涟水县10大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安东好课堂”评选活动,每年遴选并推送200节优秀精品课堂案例,运用信息化手段,让农村孩子与城区孩子同步学习,共享名师精品课堂。打造一批精品课程。以课程建设为载体,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积极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四级课程体系,强化精品课程库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打造一批精品课题。发挥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训功能,组织区域化、集团化联合教研,积极主办、承办或参与省市教研活动,提升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批精品项目。擦亮“涟享学”“涟校连家”“涟尚名师”“涟心有光”等涟字号教育品牌,强化错位特色发展,让“尚学涟水”教育名片更加晶亮、影响更加深远。

三、坚持人才强教战略。实施“名校优生”招聘计划。优化教师招聘方式,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紧缺专业人才、金牌教练等简化招聘程序、优先招录。实施人才梯队培养计划。强化校长领导力提升和后备干部培养,推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挂职锻炼或交流任职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快培养一支精通教育、勇于担当、善于治校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实施“十百千”教育领航计划。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平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力争5年内新增苏教名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10名,培育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0名,培养县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400名、优秀青年教师600名,全面提升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坚持强基固本战略。优化教育布局。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创成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推进乡镇学校建设,根据人口变化趋势撤并、整合农村小规模学校,壮大中心镇学校,增加城区学位供给。实施城区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对口帮扶,推行义务教育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培育2-3个市内有影响的义务教育集团。尽快通过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验收。深化教育管理。坚持“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精神,转变“自我良好”观念,对标先进地区、品牌学校,从严加强“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方面考核管理,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水平。强化教育保障。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打造涟水智慧教育示范县;不断健全教师工资增长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持续提高一线教师待遇;严控面向学校的检查、创建等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干扰,让老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全县上下要坚定扛起涟水教育振兴的使命担当,构建较为完善的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把涟水打造成“出名生、出名师、出名校”的教育强县。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