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理论宣讲活动
■ 融媒体记者 潘 曼
本报讯 6月25日,县委书记洪然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身份,来到涟城街道东门社区,开展面对面理论宣讲活动,倾听基层群众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意见和建议。县领导李义翠、郎跃明参加活动。
洪然指出,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我们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既是为了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管理水平和对外形象,也是为了以文明之美推动精神富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凝聚起共同富裕的精神力量。
“还有人遛狗不牵绳”“还存在‘摊外摊’‘店外店’的现象”“存在停车难问题”“缺少一个活动场所”……活动中,基层群众代表们围绕推进不文明养犬整治、农贸市场管理、“小广告”治理、车辆乱停放等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热点,直截了当、直奔主题、畅所欲言,说感受、谈想法、提建议。
洪然聆听记录,不时与大家坦诚沟通、深入交流,并向各位基层群众对涟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出的积极贡献和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洪然说,大家指出的问题反映了我们工作中还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创则必成的信心与决心,再接再厉、改进提升,让广大群众从创建中得到实惠、看到变化,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洪然指出,宣传引导要再深入,营造人人知晓的浓厚氛围。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开展全方位、广覆盖、多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创文的知晓率和覆盖率。要大力宣传创建效果和先进典型,曝光不作为现象和不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深入宣传应知应会、文明礼仪知识问答、窗口服务单位行业规范、市民守则和行为规范,多用群众喜闻乐见、易记易懂的语言,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热情,形成强大的共创共建舆论引导攻势。
洪然要求,组织动员要再加强,凝聚人人参与的强大合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让群众唱主角,充分发挥广大志愿者、网格员作用,通过手机“随手拍”等形式,畅通群众监督、举报、投诉城市管理问题的渠道。要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采取“小手拉大手”等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城市管理、文明实践活动的热情,夯实更广泛的创建基础,推动形成文明创建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
洪然强调,工作重点要再突出,构建人人共享的创建格局。聚焦环境改善、秩序管理、素质提升等关键重点,从“神经末梢”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切实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大力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整治,严格“五小行业”等重点领域管理,落细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围绕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排查,做到清理全覆盖、管理无缝隙;县城管局要组织开展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注重源头管控,加大对违法张贴小广告人员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效应,健全长效机制。要紧盯公共秩序加强管理,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严肃查处私自拆绿毁绿、破墙开店、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物业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要广泛深入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强化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和驾乘电动自行车“戴头盔、上牌照”力度,切实增强群众文明交通意识;要加强农贸市场治理,集中整治农贸市场地面不洁、摊位外溢、车辆乱进、污水乱排、分区混乱等问题,提升市场内外环境,确保市场安全有序运营。要全面提升文明素养,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肃处理遛狗不牵绳、飞线充电、占用公共空间等不文明行为,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促使群众守法律、重品德、讲文明;要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有计划组织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和全民阅读等活动,广泛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破除陈规陋习、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活动中,涟城街道和东门社区分别汇报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