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部门新闻 详情

微光成炬志青春 助燃少年梦未来

2024-03-21 09:55:21

——记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涟水县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



■ 融媒体记者 姜 浩

“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梦想”……走进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醒目的标语和丰富的科普内容让校园处处充满着科学的气息。在这所不起眼的农村小学里,却培养出了20多名国家和省市级“小院士”和“小研究员”,这都要得益于该校的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

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成立于1986年,现有省市“优秀科学教师”“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教练员”14人和科技志愿者辅导员21人。他们践行初心使命,接力传承雷锋精神,将科学的种子深植于农村孩子的心中,给予他们开阔的视野和发自内心的自信,激发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志向,并于2023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评为“第九批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金灿灿的奖牌,就是沉甸甸的责任啊!”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队长李斌表示,虽然我们是农村学校,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尽最大的努力,给这些农村孩子们更好的教育,让他们畅游知识的海洋,探索科学的奥秘,为未来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

搭建“天梯” 助力放飞科技梦想

“按照43的速度运行1秒,不行,复位一下,按照40的速度运行看看……”3月18日中午12点,在陈师中心小学机器人馆,李斌正利用午休的时间带领2名即将参加2024年“领航杯”ITI智能机器人比赛的同学进行救援机器人搬运火山高危物料训练。

“李老师每天中午都陪我们一起训练,让我们通过手边的机器人,不断地模拟地质灾害时的一系列极地救援任务。我把这些参数都记录下来,希望以后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进行更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该校五年级二班的蒋心语说道。

近年来,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坚守雷锋精神,以创想、创新、创造“三创”工程为核心,悉心培育农村孩子的科技梦想,开设机器人、航模、科技创新等8个科技社团(研究所),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航模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累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1000余人次,“温水、油灯孵小鸡”“智能鱼池”等100余项学生科技成果陆续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10余项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投入使用,培养了一批批爱科学、懂编程的“新时代好少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郝茜米、全国孝心少年王彬等先后涌现。

因材施教 多元培养学生能力

作为涟水美食“三宝”之一的高沟捆蹄是涟水地区宴席必不可少的凉菜之一,可为什么其他地区宴席上没有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该校“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孙丽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成立研究小组,通过网络查询、问卷调查和深入企业实地探访,最终提出了4条意见,得到了高沟康强捆蹄公司的高度重视和回复,并在“我为高质量发展献一计”科学建议征集评选活动中获评小学高年级组一等奖,获得《少年号角》杂志十佳科学建议,受邀在颁奖会上进行分享展示,李斌、王静老师获评“优秀辅导教师”。

雷锋精神,就是“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38年来,服务队始终践行雷锋精神,开发了环保调查、淮安水利与气象研学等15项系列课程、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孩子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栋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组织学生到洪泽湖、白马湖、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涟水气象局、二干河渠首闸等地开展研学活动20余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孩子的见识,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服务队老师和志愿者还自带科普器材,到涟水五岛湖公园、义兴小学、特殊学校和淮浦学校等地开展科技志愿进校园服务20余次,为学生开展科技讲座10余场,近万名学生在活动中受益。

榜样引领 点燃科教传承薪火

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由“中国好人”刘华领办。1986年,他把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投入了农村科学教育,带着两三个老师成立了“刘华科教工作室”,自制教具1000多件,还大胆地改进实验,让实验过程更符合农村孩子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储备。

2010年前,李斌担任语文、数学等多个学科的老师,目睹刘华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他找到校领导及刘华,提出拜师的想法。十几年来,李斌带学生活动、训练、竞赛,查资料、拟方案、备器材、写报告、整理申报材料,通宵达旦加班是常有的事,但他都坚持了下来。如今服务队用“以老带新”“以研促学”“以学促用”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初步形成青年教师科研团队、中小学生研究社团、科普志愿服务队三大科教载体,累计辅导农村小学员达1.6万人次,有10余篇研究在国家级报刊上公开发表。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发扬雷锋精神,接续‘燃灯’,服务广大农村青少年,从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索欲,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少年。”李斌如是说。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