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8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本站推荐 详情

郑标:带头兴产业 蹚出“致富路”

2023-12-11 09:03:57

■ 融媒体记者 朱 云

 

“拔的时候要记得扭一下,不能损伤笋尖……”走进红窑镇春竺芦笋产业园的芦笋大棚内,只见市人大代表、县芦笋协会会长、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标正在指导农户们如何正确采摘芦笋,确保芦笋质量。

在红窑镇,谈起“芦笋大王”郑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12年,在外创业的郑标积极抢抓涟水农业项目发展机遇,依托多年在外打拼的经验和在外经营的资本,决定回到家乡种植芦笋,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打造农业现代主导产业。

为掌握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郑标先后多次赴浙江、山东等地学习,并从安徽聘请专家常年指导,加大投入,合理运用双层棚等种植技术,及时调节掌握大棚温度、日照等,提升了芦笋成活率和产出率,在芦笋基地设置了“移动冷库”,有效延长了芦笋的保鲜期,原来只能发到南京、上海的涟水芦笋,现在也出现在了北京、福州的餐桌上。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这是郑标常挂在嘴边的话。郑标介绍,“芦笋是蔬菜之王,具有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高、带动增收高的特性。它每年有7个月左右的采摘时间,每亩产值接近5万元。由于只能人工采摘,所以用工量较大,周边农户基本都在芦笋种植基地工作。我要把成熟的芦笋种植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农户,把芦笋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大家共同富裕。”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方便群众更好地掌握芦笋种植技术,郑标办起了田间课堂,向群众普及科学种植防治技术,现场示范讲解,提高种植户的管理技术水平,提升产量,保证质量。作为市人大代表,他还加入了红窑镇“永远在‘芦’上代表工作室”,充分发挥桥梁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周边农户积极参与芦笋种植,帮助芦笋种植户解决种植难题、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产业振兴,销售是关键。为了保证种植散户的利益,郑标坚持统一组织,保底收购,将分散生产种植的农户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同时他与外地客商建立销售关系,签订直销协议,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扩大利润空间,最大限度让利农户。为延长芦笋的产业链,他还成立了江苏枫香园食品有限公司,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深度开发芦笋系列保健饮料,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物流”的经营模式,提升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了企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互动双赢”的良好发展格局。

在郑标的示范带动下,近年来,芦笋产业发展发展迅猛,势头喜人。如今,红窑镇已建成春雨、春竺、春禾、春晖、春华、春睿等6个芦笋示范基地。全镇芦笋种植总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3.3万吨、产值超4亿元。带动全镇周边2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为29个村集体经济增收178.8万元。

为了带动当地群众更快、更稳地走上“致富路”,郑标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本着互惠互利原则,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先后在红窑镇种植了4000亩优质高产绿色芦笋标准示范基地,并建立了专业管理团队和植保队伍,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通过努力,“春竺”牌芦笋成功入选江苏农产品目录,进入淮安市“淮味千年”品牌体系,副产品“春竺”牌芦笋汁也进一步提高了芦笋附加值,打响了“涟水芦笋”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接下来,我将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丰富自己、更新自己、提高自己,着力抓好特色芦笋产业规模壮大和品质提升,持续引进推广增产高效的农业科学技术,以更成熟的模式带动和服务更多农民朋友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为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谈及今后发展,郑标信心满怀。

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