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打造产业特色品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9-22 08:59:48

■ 融媒体记者 马凌云

 

树一个品牌,兴一域产业;带一片就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冲锋冲刺全国百强县”目标任务,大力实施“2233”发展战略,真抓实干、奋勇拼搏,致力于做好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个板块”,不断创新产业发展路径、增加产业发展后劲,打造产业特色品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

 

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让农业更强

 

始终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强政策引领,重视项目培育,搭建农业三产融合发展平台,强化集聚带动效应,延链补链强链三路突围,农业全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积极争取市级乡村振兴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建立“大米加工生产实验室”,为我县做大做强优质稻米主导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出台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片区种植南粳9308等优质食味稻米近10万亩。高沟镇高粱基地位于四安村境内,规划面积2000亩,基地采取“公司+农业合作社+科技服务+农户”合作模式,今世缘酒业和基地订立购销合同,实行保底价收购,亩产值2200元左右,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在326省道沿线建设占地面积10.73平方公里的食品产业园,以今世缘酒业为龙头,重点发展酒水饮料、休闲食品、预制菜、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投资12.9亿元的光大生物质能源、投资3.1亿元的大米加工与仓储、投资3.2亿元的酒糟加工、投资3亿元的豪的预制菜、投资1.6亿元的未粮健中大米蛋白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打造乡村特色品牌——

让农民更富

 

“每天收入80元,而且照顾家庭和农忙两不误,现在每天过得非常开心!”在红窑芦笋产业园,58岁的龙兴村村民李女士正和她的姐妹团队成员在芦笋地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谈到未来生活,她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群众都富才是真正的富。近年来,我县借助上级扶贫产业项目,大力发展芦笋、食用菌等绿色生态食品,做活农户增收“大文章”。红窑镇以芦笋产业为主导,种植设施化芦笋面积超1亿亩,年产量超2万吨、产值超2亿元,带动周边群众近2000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建成高标准农田25.5万亩、农村生态河道107.4公里、农村公路483.1公里,高沟中心卫生院创成省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跻身“中国乡镇卫生院100强”、苏北唯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3个,农房改善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大胡社区农房改善项目用地73.27亩,建筑面积18058平方米,村内小河流水、红瓦绿树、生机盎然,社区附近有茂杨木业、澄欢玩具等工业企业7家,目前大胡社区有200多人在村工业集中区就业,月收入可达3000多元。

 

挖掘文化资源优势——

让农村更美

 

乡村品牌打造需要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品等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内容和品牌产品,不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我县充分利用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和后方成员单位资源,注重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努力形成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效果。积极争取省委驻涟帮促工作队支持,实施项目85个,总投资8424万元,其中投入帮促资金约7116万元,协调结对共建资金近1000万元,邀请厦门微玉、南京金色庄园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在红窑镇颜下庄村试种水果玉米150亩,协调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8家医院来涟开展“送医下乡”大型义诊活动8期,来涟专家超200人次,联合江苏开放大学继续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计划”,举办电商直播助农活动,已培训各类专业人170多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个、文明实践站90个,打造村级社会治理工作站示范点11个,高沟镇创成全国文明镇,成集镇杰勋村创成省级文明村。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