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9日 星期日

网站首页 专题 详情

我县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3-02-07 08:50:38

■ 通讯员 陈 诚

 

1月19日,2022年度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结果出炉,我县进入全省综合排名第一等次,全市唯一。

2022年,我县着力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蹄疾步稳:创成国家芦笋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央视《新闻联播》用3分钟专题报道涟水芦笋;获评省级耕地保护激励县;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综合考评获优秀等次;农房改善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扛牢责任担当

乡村振兴合力充分凝聚

 

“做实新时代三农工作,绘就乡村振兴美图景。”在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县委书记洪然发出号召: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

我县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实施“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双过百’攻坚行动”书记项目,将乡村振兴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和基层党建年度目标考核,建立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抓落实月报、月调度推进、工作通报等机制,全面压实部门镇街工作责任,红窑镇党委被授予“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称号。组建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攻坚指挥部,结合县情实际出台《关于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涟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涟水县农村住房条件改善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让基层抓有重点、干有方向。

 

聚焦产业兴旺

现代农业发展量质并进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设施芦笋种植基地,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值10亿元。在我县,“小芦笋”长成致富“摇钱树”。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2022年粮食产量96.99万吨,扩种大豆和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获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持续推动优质稻米、规模畜禽主导产业,青芦笋、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水稻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其中优质稻米52万亩、南粳9308优质品种8万亩,投资3.1亿元建设涟水大米加工厂,全力打造“涟香缘”“福香缘”等自有品牌;芦笋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新增芦笋种植面积3000亩,投资6000余万元的红窑乡村振兴产业园基本建成,规划建设芦笋饮料生产、芦笋食品加工以及芦笋精华液、面膜、护手霜等日化用品生产项目;乐世食用菌加工、闽瑞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食用菌年产近5万吨;持续强化农业重大项目攻坚,分别在厦门、漳州等地召开现代农业暨绿色食品产业招商圆桌推介会,全年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3000万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分别达32个、27个、23个,其中亿元以上分别达19个、16个、13个,新签约、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

 

擦亮生态底色

美丽乡村模样加快展现

 

2022年7月,江苏省第九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岔庙镇洪滨社区 、五港镇前营社区、高沟镇大胡社区榜上有名。至此,我县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达到8个。

2022年,我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造农村户厕8929座,新创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省级绿美村庄8个,高分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扎实推进新一轮农房改善行动,优先支持危房户和1980年及以前建的农房户进城入镇改善、留乡自主更新,完成老旧农房改善3158户。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改建农村公路19公里、桥梁7座,建成生态河道197.5公里。着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大东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6家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高沟中心卫生院跻身“中国乡镇卫生院100强”,苏北唯一。

 

锚定共富目标

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头雁“领跑”兴乡村。我县深化村(居、社区)党组织书记“领跑者”培育计划,去年推动68名党员人才到村任职,南集镇人才党支部书记徐勤洲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我县出台《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双过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村干部“等级岗位+考核+增收”报酬体系,兑现13个村增收奖励59.3万元。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实施“涟康保”“防贫保”等政策,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力推进乡村公益医疗试点项目扩面增效,全县累计试点47个村、4.26万人,全市乡村公益医疗互助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涟召开。强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富民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政策支持,帮助9000余农户创业增收致富,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30元、增幅7.4%。大力开展闲置低效存量资产摸排清理盘活工作,排查农村闲置办公用房34477平方米,闲置厂房大棚23014平方米,新增集体土地7630.5亩,年可产生效益1500余万元。大力引导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领办项目、盘活“三资”、村企结对等方式壮大经济实力,全县354个涉农村居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超18万元,175个重点帮促村达超30万元、占比66.04%,117个村达超50万元、占比33.1%。

 

突出集成创新

农村改革步伐走稳走实

 

种植酿酒用高粱2.2万亩、南粳9308优质水稻2万亩、建成5000亩以上水稻示范片1个、养殖高品质螃蟹3万余亩……在高沟镇,“三级先导”工程建设可圈可点。

我县坚持以“三级先导”工程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集成样板,加强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累计整合7类、1.1亿元涉农资金向先导村倾斜。高水平编制“四项规划”,构建以食品产业园、今世缘原粮种植区、农旅示范区、生态养殖区为主的“一园三区”产业发展布局;衔接今世缘4A级工业旅游,推进高沟特色农产品展示厅、高粱文化体验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农旅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共整治问题4098处、收回土地5783.2亩,因地制宜推进规模流转,深入推进“小田并大田”等改革,归并田块800余亩,为727块5864.92亩集体土地确权颁证。通过违规合同集中整治、零散资源整合、闲置资产盘活利用等途径促进村集体增收,15个先导村村年均收入达46.9万元,其中通过公共空间治理村均年增收30.69万元。

 

完善治理体系

乡村和谐氛围更加浓郁

 

《村里来了花喜鹊》获省“五个一工程奖”,《芝麻官钻笆斗》获首届全国小戏小品优秀作品展演优秀剧目奖、省“五星工程奖”……我县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

我县全面实施“精网微格4.0”工程,持续强化“两中心一站点”建设,新创村级社会治理工作站示范点12个、“一格一品”特色网格28个,红窑夏楼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涟城街道东门社区创成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陈师街道国民村获评省文明村。大力培育文明乡风,常态化开展“周末剧场” “百姓书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定期组织“涟水好人”发布和乡贤现场交流活动,“数字里的十年”话成就巡回宣讲活动入选中央文明办“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线索,涌现各级各类身边好人7000多名。

逐梦沃野绘新图,乡村振兴正当时。我县将继续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主题主线,凝心聚力、艰苦奋斗,更加坚定走好乡村振兴坚实步伐,为加快建成全国百强县提供坚实支撑。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