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寒门弟子的两大梦想

2019-09-20 10:01:54

■ 融媒体记者 徐文生 整理 邓晓亮 口述

1956年,我出生在南集镇冯陈村圩外组,1977年在国家恢复高考时考取了淮安师范中文班,1980年毕业后,先后在大东中学、黄营中学、唐集中学任教。1999年,我被调到涟水中学任教,直至2016年退休。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我,可以说见证了新中国70年来的辉煌历程,见证了涟水城乡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变。

我少年时家境贫寒,命运多舛。14岁时母亲病逝,17岁时父亲又病逝。至今还记得,父母在离世前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好好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不像他们那样辛苦劳累,只有读好书才能跳出农门,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年少的我擦干眼泪,把父母的话深深地刻入脑海,无论在后来多么艰难的日子里,对读书我始终不敢有丝毫懈怠,学业上虽说不上出类拔萃,但还是受到老师们的认可。在父母亲去世后,我依靠哥哥姐姐的拉扯和资助,在1975年顺利读完高中。但那时上大学还凭推荐,哪能有读大学的机会呢?

上大学无望,年少的我一心想像哥哥一样,走进军营成为一名军人。1975年冬季征兵,我积极报名,参加体检,各项指标合格。但征兵有名额限制,兵也没当成。

没有当上兵的我只好在家务农。冬天,生产队队长安排我挑河工,手被冻得害了冻疮,鲜血把铁锹柄都染红了。那时太劳累了,时间太紧了,连拐磨磨面的空都没有,到家时就炒点棒头花(玉米花),嚼上一捧,也算吃了顿饭。记得有一天晚上挑河工回来,我煮好了稀粥,盛好放桌上,因实在太累了,就趴在桌上眯会儿,竟一觉睡到大天亮,醒来后看看一灯煤油熬没了,一碗稀饭还在面前,早凉透了……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一声春雷,给无数的学子带来了福音,带来了希望!当年我一面忙于干农活,一面利用兼职大队通讯报道员的机会,农活、报道、复习三不误。

记得当年语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农村是广阔天地》,我结合自身经历,写了我如何在农村经受磨炼,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当时可能打动了阅卷老师的心,就被淮安师范顺利录取了。

1980年1月,师范读书生涯结束了,我在实习一学期后迅速上岗。我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整天忙于备课教研,时刻关注任教学生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教学始终处于上游水平,星期天、节假日都忙于备课,时常一两个月才回一次家。

这期间,经同事母亲介绍,我和学姐采兰花认识了。她早我一届,是淮师普师一班的学生。我们很快相识、相知、相爱、结婚。婚后我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婧婧,六年后又生了个儿子,取名斌斌,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其乐融融。女儿长大后就读徐州师范大学,毕业后也在涟水中学任教。儿子参加国家高三学生招飞考试,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以身体、文化双优异成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现在南京六合军用机场任航空导航站站长。我年轻时候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大学梦,一个是从军梦,现在大学梦勉强算实现了,从军梦将永远存在梦中。但十分欣慰的是,我的两个梦想一次性在儿子身上都给圆上了。

淮师毕业后,我从初中教到高中,从乡村学校教到县中学,多次被评为县级课优教师,多次在辅导区、全县开过示范课,还撰写过国家级论文若干篇,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

以前,我家两檐拖地,是一个茅草房。如今,我不但在城里安了家,而且还有两套住宅楼,这在我父母那一辈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啊。我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努力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