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镇街新闻 详情

李德明:“帮助群众致富,我不带头谁带头”

2019-06-05 08:59:06

记者 马凌云

薛桥村位于五港镇东部,多年来,该村没有任何工业项目、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十三五”期间被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11户432人,脱贫困难大、任务重。2016年以来,该村在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在村党总支书记李德明的带领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村集体收入逐年增加,和谐、整洁、美丽的薛桥新景象已经初步显现。

 

转变思维方式 统一干群思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李德明时刻率先垂范,凡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始终坚持遇事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搞一言堂。他根据全村实际详细分析、科学谋划,决定走土地流转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路子。土地流转过程中,部分村民思想有顾虑,担心流转后会减少收入,李德明连续三晚召集群众,向他们传达有关政策规定。最终,李德明说服了群众,顺利推动土地流转。

72岁老党员陈茂华说:“为做好土地流转,李书记带领村组干部利用晚上时间上门一家一家做工作,苦口婆心宣传土地流转的目的、意义、效益及相关政策,让很多农户放下焦虑。不到20个小时,首批流转的30多户农户都在协议上签了字。”

 

整合土地资源 借助外力发展

 

从基层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村主任,一步一步走上来,李德明心里明白,薛桥村是出名的落后村,村级集体收入几乎为零,连正常运转都成问题,当这个书记,谈何容易?

“村里人都指望着你带领大伙过上好日子,你能不管不顾?要是没有困难,大家为啥推选你呢?”家人的话让李德明彻底放下包袱、坚定了决心。通过分析,他认为土地流转非常符合实际,可以使土地得以连片集约、规模经营,推动农产品基地和示范区建设。

“让集体经济尽快实现增长,一直是李德明心中的夙愿。”村委会主任王寿健说:“2018年年初,在省委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新上了一套80多万元的粮食烘干设备,全村流转土地400多亩,投入200万元新建村集体农场项目,通过村集体经营、专人管理,带动30多名低收入农户在农场打工就业。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村级经济固定增收近5万元。”

 

上门主动对接 寻找就业岗位

 

“我是农民的儿子,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当上村党总支书记后,李德明深切关注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努力帮助他们从“拔穷根”入手,逐步有序的过上好日子,截至到去年底,全村已脱贫91户300人。他还充分利用自己的市人大代表身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省委帮扶工作队在薛桥村落实270万元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固定增收20多万元;位于镇工业集中区内的厂房每年租金5万元,预计到年底,村集体收入将突破30万元。

今年58岁的胡志洲,2003年妻子被确诊患有心脏疾病,后引发乳腺恶性肿瘤,他只能在附近打零工悉心照顾,但妻子还是于2016年不幸去世。期间,李德明多次上门看望慰问,同时积极帮助他家寻找就业门路,目前胡志洲儿子在上海从事油漆工作,收入稳定,全家的生活慢慢得到了改善。

 

壮大集体经济 瞄准更高目标

 

“用我的真心和汗水能换来老百姓灿烂的笑容,值了!”

李德明重点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和道德引导工程,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全体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熏陶、培育法治信仰、强化法治意识。他以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为根本,有求必应,主动化解各种矛盾,多年来全村无一人上访,各项工作都名列全镇前茅。

74岁老党员胡启奎说:“李书记为人忠厚、做事踏实,在群众中威望很高。村内一公里多的排水沟多年失修,李书记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整治疏浚,前后个把月时间就整治到位,去年雨季发挥了大作用,附近100多亩土地排灌得到了保证。”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李德明带领全村群众全力脱贫、发展经济;在富民壮村的征程中,李德明和支部一班人自强不息、奋斗不止:2012年,他被评为市劳动模范,2015年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表彰为“吴仁宝式优秀村干部”,并多次获得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3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