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网站首页 社会 详情

厉害了——我们涟水出了个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8-02-02 10:11:57 来源:天南地北涟水人微信号

记者 邵国威


吴良涛,国家一级美术师,职业画家。以鲤鱼为物象是其独特的绘画风格。1965年6月出生于我县徐集乡。1981年10月入伍至北海舰队从事文化艺术工作,1993年8月拜我国著名工笔画大师喻继高先生为师。2010年辞去公职客居上海,走上专业绘画之路,以其接地气、不求虚名的真才实学和风骨,受到有识藏家追捧,深受中外友人青睐。


柳宗元说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那是一种灵动。李白说:“ 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那是一种寄托。刘禹锡说:“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那是一种念想。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鱼,也就成了吴良涛的毕生挚友,他希望更多人跳过龙门。

吴良涛,国家一级美术师,旅沪职业画家。与鱼结缘,已经二十余年。 1965年出生于我县徐集乡的吴良涛,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乡亲同学统称他为小七子,小时候特玩皮。别看家境贫寒,但他像王冕似的从小就酷爱写大字和画画。“当时村里的人如果有人家有红白喜事、过年画个年画什么的都会来找我,当时小,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上初中时为了赚取工分,他就揽了在河边看守一池荷花的活,每天就带着纸笔,一边防止小孩摘荷花荷叶,一边在河边画起了荷花。“画累了就在河边抓鱼,当时晚上经常是手拎几条用柳条穿着的鱼,口袋中揣几张画回家。”或许正是小时候的这段经历,让吴良涛与画与荷、鱼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吴良涛来说,1993年是他人生中最特别的一年。8月份协助组织青岛啤酒厂成立九十周年庆典画展,吴良涛得到了一次与我国工笔花鸟画大师喻继高接触的机会。小时候,吴良涛大伯家挂着喻老工笔四条屏(印刷品),他常临摹,所以多年来喻继高的绘画风格、人性修养让吴良涛非常崇拜。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了喻继高先生的关门弟子。在恩师的指导下,吴良涛在绘画的同时,注重文史哲知识的学习,以“滋润”自己的绘画,艺业渐进。“老师没有教我绘画的技艺,但一直指引我做一个人民画家。他常说:‘作画,首先要学会做人。画家,要永远为人民作画。’”喻继高先生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吴良涛的心里。

“鱼在中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鲤鱼的形象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美好的象征,它还寄托着人们对前途的憧憬。作为一名职业画鱼的画家,我的画是面向百姓的,因此这些年不断有人找我做私人订制。可能在很多学院派会认为我的画俗气,可是我觉得绘画本身就要接地气。”一直以来,吴良涛在用海派绘画、文化滋养自己的同时,一改古代大部分文人画家以艺为重、不谈经营的从艺规则,从现实出发,巧妙地把绘画和市场相结合,做到艺术发展与市场认可并行,为当今职业从事书画艺术的同道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吴良涛说:“世俗是画画厚实而庞大的艺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画家才能一步步登高,越画越好。艺无止境,美无止境。大雅寓于大俗之中,无俗也就无雅,雅俗其实是一体的。”

高中毕业后不久,只有16岁的吴良涛离开了涟水,入伍当了海军,成为一名备受好评的画家。但走出去的他,从未忘记过家乡。“无论在哪里,我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会说,我来自江苏涟水。”涟水历史悠久,上千载崇文重教的历史积淀,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精心建设,百万人改变命运的理想希冀,为我县发展教育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更是名人辈出。从小被涟水城耳濡目染的吴良涛,希望家乡的文化气息能够越发浓郁,经久不息。“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文化传承,需要苦心孤诣,作为涟水的一分子,未来几年我会在涟水举办汇报展,用艺术带动和感染涟水的莘莘学子能够懂艺术、审美丑、做大事!也会经常回到涟水帮助家乡的文化事业,用艺术为家乡的文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吴良涛对记者说。



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