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网站首页 焦点图 详情

大报大台大网持续聚焦十九大代表、县委书记王向红

2017-10-23 08:25:24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本月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参加此次盛会的十九大代表、县委书记王向红受到了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的高度关注。继上期推出系列采访报道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和央视《焦点访谈》《晚间新闻》、人民网等国家级主流媒体从不同角度不同话题对她进行访谈,全面报道了涟水近年来发展的崭新变化,引起了全县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专题报道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广大党员干部及读者纷纷表示,乘着十九大的东风,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写好生动的“涟水文章”,为早日实现小康梦而不懈努力。今日,本报特别转载了王向红书记接受国家级媒体采访的报道内容,以飨广大读者。

十九大代表、县委书记王向红参加江苏代表团分组讨论的镜头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

● 王向红接受《人民日报》访谈

干部言行关系党和政府形象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

“党有社会号召力,我们的事业才有生命力、战斗力。否则,党的事业将是无源之水。”江苏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代表说起十九大报告深有感触。为激活党的社会号召力的源头活水,涟水县制定了《常委会议事规则》,教育党员干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

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王向红介绍,涟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全县大力实施“书记项目”,探索建立“党建+扶贫”的工作模式,为群众谋实事;制定了“小微权力”20条,编成“口袋书”,约束党员干部行为。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党员干部的辛苦换来的是广大群众的认同。“党员好,干部强,作风正,纪律严……”涟水县地方曲艺淮海锣鼓说唱对此作出了最好的例证。

王向红说,我们应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勇当时代先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彰显党员干部的“涟水作风”,写好生动的“涟水文章”。

(《人民日报》记者申琳)

(转自《人民日报》10月20日12 版)


● 接受央视《焦点访谈》《晚间新闻》访谈

十九大代表王向红畅谈“新时代”


10月20日晚,《焦点访谈》和《晚间新闻》播出系列报道《新时代 新征程》,党的十九大代表、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接受央视专访,解读十九大报告,感受新时代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提出新思想、面对新矛盾、明确新目标,只有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我们才能顺应新时代的要求,创造新时代的伟业。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让党的十九大代表、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感到十分振奋。

王向红说:“从一穷二白到现在我们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的贡献份额达到30%以上,应该说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点上,已经日益向世界舞台中心走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步接一步,连续不断朝着我们确定的目标前进!


● 王向红参加《光明日报》圆桌对话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专家、代表热议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主持人:杨舒 叶乐峰 詹媛

嘉 宾:

  常纪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孙要良(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

  王向红(十九大代表、江苏涟水县委书记)

王向红 郭红松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九大报告高度评价了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明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对相关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本报特邀三位代表及学者,就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行解读。


主持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种转变?

常纪文:(略)

孙要良:(略)


王向红: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天深呼吸,晚上数星星”,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这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则表现为,尽管各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但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此,我们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牢牢守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让绿地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提出在二〇三五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理解这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论断?

常纪文:(略)

孙要良:(略)

王向红:理解并践行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应当把握“生态文明”的时代内涵。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顶层设计到全面部署,从最严格的制度到更严厉的法治,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从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到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扎实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美好蓝图在神州大地铺展。

主持人: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部署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4项改革措施。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践行这些改革措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常纪文:(略)

孙要良:(略)

王向红:要践行好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措施,应当进一步坚持新发展理念,切实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成生态资本,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要全力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经济发展、构建精致宜人绿色城乡、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作为苏北正在发展中的县份,涟水县拥有一幅水绕城、绿抱水、生态好、环境美的自然画卷,这是最好的发展资源和最大的竞争力。未来,涟水县将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统筹生态城乡建设,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经济日报》2017年10月21日08版 十九大代表、江苏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

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代表、江苏省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的科学论断,令人振奋,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王向红代表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社会进步史上,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首先,这意味着我们将实现“强起来”的民族复兴梦。报告对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有宏伟蓝图,更有具体措施。其次,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继续焕发强大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再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为世界应对共同难题提供智慧启迪,为其他国家提供可供借鉴的发展方案。

王向红代表表示,近年来涟水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等指标持续提高,机场梦、高铁梦等梦想相继实现。下一步,涟水将乘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把党的十九大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地方改革实践中,让各项事业昂首阔步迈进新时代。

《经济日报》记者 薛海燕

《农民日报》2017年10月21日02版

“一亩三分地”上做好产业富民大文章

——访十九大代表、江苏省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我触动很大。”十九大代表、江苏省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顺应广大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全力打好产业富民攻坚战,逐步让农业成为大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农民成为十分体面的职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国家安定和改革发展的基础与依靠。”王向红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三农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就三农问题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三农工作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王向红说,涟水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县,农业的分量、农村的面积、农民的数量在全县都占据较大比重。虽然涟水县农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农村正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农业还是“五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农民还是最大的低收入弱势群体。

“近年来,我们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补齐短板,将脱贫奔小康和现代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全县七大战略重点之一,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王向红介绍说,今年,涟水实施“一路一廊”战略,布局发展“两区四园五圈十村”,即推动红窑现代农业园区由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向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南集现代农业园区向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迈进,打造百花、百药、百菌、百果“四园”和花卉观光、运动休闲、生态种植、生态养殖、文化旅游“五大生态经济特色圈”,通过田园、产业、文化、环境的联动塑造,建设10个融合人文产景、承载田园乡愁、展示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全力加快农业富民步伐,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农民日报》记者 李海涛

2017年10月21日《女性之声》〈全国妇联官方手机客户端〉

履职尽责吐心声 女代表热议十九大

十九大代表、江苏省涟水县委书记王向红


代表着涟水47516名党员对党的忠诚和热爱,我走进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倍感振奋、倍有信心。

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我们涟水来说,要与全省一道,在全国率先并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群众的生活更加富裕,我们要顺应涟水百万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只争朝夕,争分夺秒,为早日实现小康梦而不懈奋斗。

目前,涟水按照江苏省定标准,还有10.85万低收入人口,今年计划脱贫3.65万低收入人口,也就意味着每天要实现100人脱贫目标,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用总书记的报告精神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最基础的工程,以脱贫致富达小康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推进精准扶贫、阳光扶贫,整合资源、多管齐下,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涟水因水而兴,因绿而美,拥有一幅水绕城、绿抱水、生态好、环境美的自然画卷,既是涟水最好的发展资源,也是实现洼地崛起最大的竞争力。 未来发展,我们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战略,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水韵城市、森林城市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力打好治水、治土、治气“三大”攻坚战,大力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加快形成以绿色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绿色宜居为标志的城乡环境、绿色低碳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全面擦亮“醉美涟水”的生态底色。

4486